第514章 觉悟之城
非洲,且称昆仑洲吧。
现阶段曙光城有两个战略任务,其一,经略昆仑洲;其二,在下一次新春大战当中以“曙光城”为主题进行创作,将曙光城打造为一座概念之城,理想之城,觉悟之城。
毕竟,真正大战开启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座普通城市,随便来个伪圣都能捣毁。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城池自身不坚固,就是守城时的累赘,作为当今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曙光城的普通是一件很没有安全感的事情。
像帝都、昆仑要塞、和谐城,这种才是能够安心作为总部的地方。
当然,这些都是幻想时代刚刚回归的时候,倾尽全国之力打造的,内宇宙级别进攻都能抵挡很长一段时间的末日要塞。
曙光城的未来倒是不会偏向于战争。
但它的等级,它所蕴含的概念绝不会比此三者要差,所以在今年的新春大战中将曙光城变为幻想之城极为重要。
这一点,也是很早之前蔺文萱就提出来的。
放眼望去,似乎只有曙光城是最安全的,只要有点战略思维,都知道文明裁判所不可能拘泥于曙光城一地,那不是争天下的路子。
“那……”
完全就是一副理想乡的架势……
变动率到达100%,就不由作者掌控了,特异点也绝不会在作者身上,只会在盒子里。
“怎么?”李和虽然早有预感,但还是很不舍,蔺文萱主动抱住他,靠在他怀里待了一会,才说道:“觉悟总纲的汇编进度很慢。”
“任侠已经答应今年的新春大战由我来主笔,这也会是最后一次新春大战,因为潘多拉魔盒的应用,将会彻底将其危险展现出来。”
“然后……”
“潘多拉魔盒能装100%变动率吗?”
离开不代表断掉,早在最初的时候,曙光城的班子和文明裁判所就是两套不同的,会有交叉,但覆盖率并不高,为的其实就是这一天。
“能救昆仑的,不是什么思想,也不是什么制度,而是他们作为人,很重要。”
她不是妲己,她不会让他去当昏聩的王,也不会让他失去挚爱,所以,她一定会活着回来的,带着智慧的王冠回来,为他加冕。
姬长生陪他在学园区走着。
是啊,就像最开始那样,他躲在树上,躲避着街坊们的追杀,然后打电话问她,他该怎么办,一直以来,都是他在被她所拯救啊。
蔺文萱游历各世界线是为了寻找文明的答案,‘游历’二字可不代表安全的旅游,否则作为执剑者的迦南也不需要时刻守护本世界的世界线了。
“万一一切失败,神王成为胜者,曙光城将会是全人类,所有世界线上,所能留下的,有那么一线翻盘可能的契机。”
所以,李和会带着文明裁判所离开。
……
“如今在校大学生总数也超过了五百万,而这个数量相对于全世界两亿在校大学生而言,仅仅是2.5%而已。”
紧张的氛围已经笼罩全世界。
当炎帝国的人口政策不限制以后,曙光城的人口于8月的第一周结束之后,便已经超过了三千万,而且还在飞速增加当中。
叶朴年不看好,因为知识越多,社会越发达,这些最优秀的人才,是可以在社会中占据到好位置的,他们都可以获得优渥的生活,但现在却叫他们去最艰苦的地方……
而曙光城将作为一个常驻幻想事件……
古之王天下者,必是圣王……
说道:“我以为你会去各大商业街或者去工业区查看,但你最先来的却是学园区。”
新春大战的主剧本一般都是由无禁者联盟提供,是属于大自在的福利,但今年这次,在商议过后,将会由蔺文萱来出剧本。
姬长生笼着手,说道:“天救自助者。”
“幻想对现实的影响会被限制在曙光城一地。”
里面的藏书本来就仅次于帝都的大图书馆,后来蔺文萱开创圣王宇宙理论,历史研究社也陆续汇聚到曙光城,觉悟三部曲的研究展开,“文明论坛”的开展,全世界优秀学者的汇聚,《觉悟总纲》的汇编,也让全世界的知识百川归海一般汇聚到此。
曙光图书馆便扩建了五次,学园区几乎一周一个样,建筑师小姐改图纸改得都快骂人了,各界学者和优秀学生的涌入,学园区客居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万。
蔺文萱转身,含笑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
蔺文萱按着扶手,看着这座世界上最高的知识之塔,从周瑞主动对帝国知识体系的搬迁就可以看出其打算了。
曙光城的先进,不只是在技术上,还在制度上,如果本地人会觉得有各种不足和不方便的话,外地人则是带着滤镜看的。
李和叹了口气,真到了那个境地,这丝生机也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真有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喊我,好吗?”
他在落实曙光城的“最后的理想乡”、“觉悟之城”、“文明之光”等概念。
李和还想说什么,蔺文萱却松开了他。
“无数世界线,无数种历史发展的可能,我需要一一看遍以后,才能对文明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才能真正完成《觉悟总纲》的编写。”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虹吸效应。”
这样一来,就无法消灭特异点。
然而,蔺文萱摇了摇头。
“如果将标准放宽到十取其一,那将是两千万学生。”
但现在。
“而昆仑洲的人口才多少?”
“哪怕只是第一部分的天下为公,目前也是半成品。”
蔺文萱想了下,说道:“等新春大战结束,我准备去游历。”
“再一个。”
当初是为了李和与任侠约定之战失败,留给无禁者联盟的。
“那,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考虑最短的那块吗?”
姬长生笑道:“是的,人才多,罪恶之都以往就是能够与帝国科学院相提并论的学术中心,曙光城改革以后,投入教育和科研的经费更多,而且大环境更加稳定平安,在历史研究社来此展开文明论坛之后,曙光城在学术界已经成为唯一的超级中心了,更遑论周瑞主动将炎帝国的知识存量系统的转移到此,科学院的人才更是在几个学术交流项目下大批大批的往曙光城来。”
她上前两步,站在外廊的露台上,俯瞰着整座曙光城,看着整个世界,风正好吹来,发丝扬起,她那娇小的身躯却似乎在拔高。
“偶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