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短痛还是选择饮鸩止渴的继续坚持下去罢了。”
如下:
这是人道的惩罚反馈。
一个人,被各种杂乱的思想、情绪、欲求所控制影响,那他自由吗?
所以自由绝不是放纵欲望,首先你要控制欲望,控制自身情绪思想,心要安静,干净,你要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才能够“从心所欲”,如果没有到这个境界,那你就不是从心所欲了,而是“从身所欲”。
这十二个字是心法,更是公约,是观察者权限下生成的奇迹。
这不是四九年入国军吗?
甚至还会跌境。
自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陈武玄那个老匹夫。”
心与物,从来就是等重的。
权益与义务对等,那就不叫特权。
权益与义务不对等,那才叫做特权。
否则孔子也不会说“不逾矩”了,矩是什么,规矩吗?法律吗?
这些都只是表象。
光是“不惑”二字,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知天命更是如此,何况耳顺?
“我们就能统合整个昆仑洲了。”
魏无忌恨得牙痒痒,但短暂的愤怒过后,她必须考虑更现实的问题。
那么你发菩提心的时候,就必然是受到人道监测的。
是外物不荧于心,是知行合一。这得是多高的境界?
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其实已经是世俗化的“撄宁”。
敖东海知晓这些。
说到底还是要打仗,但这一次李和获得攻略乌托邦的胜利,声威高涨,不说曙光军和刑徒军,就连星辰战线的远征军,其中许多人在乌托邦内的时候都曾经效力于他。
无论是兵力还是士气,李和这边的胜率都极高。
敖东海忽然发现,自己能够投降,还是一种幸运?好吧,星辰战线那一套已经偏离了,失去了作为人的本分。
“正因为神国如今的境地不好,我们才要投奔他们。”
真以为免死就死劲作死,那就要重蹈明朝时期的覆辙了。
你如果想骗人,这个宏愿就不会成立,就代表你撒谎,普通人可能没事,他们没有力量,人道的惩罚没那么清晰,顶多就是未来运气不好,做什么什么不顺。
图灵叹了口气,说道:“至少这样还能够等到转机出现,等到神王回归的时候。任侠、周瑞,他们将文明觉悟的这个阵营弄得太大了,已经没有其他的阵营存在的环境了。”
所以孔子才会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这是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在至尊会的核心成员里面,基本上都是超凡以上的,要不也是凡人巅峰,到了这个级别,立下了问心的誓言,还出尔反尔的。
心魔什么的就不说了,那至少一辈子都别想更进一步了。
他答应了敖东海的条件,但却不同意给敖观免死金牌,因为那是特权了,特权是什么,不是高人一等的权力,而是超出自身范畴或践踏规则的权力。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些都是修行的晋升了,每一步都是极难的。
怎么说呢。
“陈武玄这些时日看着你方唱罢我登场,却一直按捺着不动,大家似乎都快把他给忘了,这是一个大错误。”
魏无忌不爽道:“既然是这样,还去神国?等着被放血不成?”
不然生活的压力磨光了你的心气与尊严,也就不用再谈其他了。
人首先要从自身的樊笼里挣脱出来,主宰自己,才能谈自由。
耳顺是什么呢?
“我们好几个战略要点都被赤焰军给攻占了,接下来还有文明裁判所跟至尊会介入的话,我们打不赢。”
图灵深思了两秒,说道:“既然守不住,那就撤吧,去神国。”
他虽然担忧敖观以后会犯错无法收拾,但也明白这样才是为儿子好,慈母多败儿,自己儿子那个性格,真要有了免死金牌估计才要坏事。
ps:前面写自由太仓促了没写全,贴在后面吧。
这没有什么玄乎的,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两点,其一,文明觉悟本来就是真理,文字是有力量的,这十二字心法,某种程度上就是大道的一种显现。
这点,魏无忌自然看出来了。
更高的阶层有更高的权益,但他们承担更多的义务。
去神国好歹跟着一起承受,要是转身进攻联盟和帝国,受到的反扑绝对不是一对一的。
赤焰军的攻势取得了极大进展,如同坠子一样凿穿了被昆仑洲,让星辰战线的防线变得失去意义,这么打下去,不出两周,星辰战线就要全面溃败了。
其二。
“我们至尊会将先发函质问星辰战线为何不认约定。”
规矩也好,法律也好,这些都是人定的,并且是大部分人心里认可的线。
————————————
那么弱者的自由是什么呢?
但经历过乌托邦的事情之后,敖东海认为李和更成熟了,应该会接受他的条件,他也是仔细研究过文明觉悟的内容的。
或者说,很难过去,他们得问自己的心,然后去发宏愿,以前欠下的债,在这里都是要还的,没有还清债,或者不愿意还,下场会很糟糕。
……
“如今尘埃一落定,他就发动了攻势。”
在他们面前的瓶颈将会成为终身都无法跨越的鸿沟,对力量的掌控越来越浑噩,甚至会出现力量的失控这些现象。
地盘已经被瓜分完毕了,真被李和他们推下海,那就无处可去了。
有心算无心。
但是。
这份自由只有在天下为公的社会里才有,因为这里强者拥有自由,不是欲望的奴隶,他们不会压榨和剥削弱者的价值。
自由,强者尚不可得,弱者又何其难也。
任重而道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