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闻仙音的感觉。
可唱腔的江浙口音,就已经让很多学生惊奇起来。
话说这三十出头的他,比荆小强更适合象征这时候的中国少年气。
整个剧场果然惊艳。
所有人对上他都是豆芽菜,舞蹈打戏还很好看!
英雄救美的桥段虽然俗气,但观众都喜闻乐见呀。
其他角色都不由自主的跟着荆小强,聚到他陈丹尼身边来。
金发女郎就带着同伴肆意嘲笑讥讽,还准备对受伤的安宁动手动脚。
可怜兮兮的外形,却让全校师生又哎哟,好看!
呃,根据某些老蛇皮的理论,残缺美会格外引人注意,甚至会超越制服美的级别。
摆出那种今天你们瞧我不起,明天我要你们高攀不起的傲然来。
连这两首儿歌般的曲子,都是乐团伴奏。
知晓几个月前新生场面的师生们又开始鼓掌吹口哨。
剧情就围绕这俩男女主角展开。
这一刻他甚至有超越男主角的光环缭绕:“我留下过往的足印,抹掉眼泪的痕迹……”
特别是音乐学院、乐团这部分人,他们内心瞧不太上的通俗音乐、港台歌手,能把歌声唱成这种感染力,已经非比寻常了。
所以她当然是唱的那首西北版《相遇》。
安宁果然非凡,杵着拐杖也能曼妙身姿的简单起舞,哭诉自己被校园暴力欺负的场面。
唉,他随便做点动作,全场都欢呼。
其实穆春雷就是想炫耀,跟音乐学院、舞蹈学校、交响乐团、文工团的各位都点点头。
但荆小强五大三粗的块头出面打抱不平,还是立刻激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呼。
“回头已没有办法,一转身不再牵挂!”
从贴了墙纸的背景板到两张并头实木深蓝色单人床,都显出了十足国外特色。
师生们又哄堂大笑,杜若兰那会儿追荆小强人尽皆知,这是到了国外留学还这样儿么?
杜若兰欢快的又改唱《同桌的你》。
姑娘们也疑惑:“谁都以为我们在奔赴自由国度,遍地都是钞票的地方,可谁又知道我们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语言沟通、学习工作共的巨大艰难压力?”
事后证明,这个改动宛若神来之笔。
偶尔聚光灯落到他身上,都透着那种“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方言剧这年头在影视剧上都还没走红。
充满活力的冲出去赶着上课,然后在“宿舍门口”遇见了杵双拐的安宁,腿上还用泡沫做了个石膏包裹。
嗷,可爱的男精灵,嫩们唱歌跳舞欢落多开心!
本来多愁善感的江浙姑娘都笑起来,大家都思念家乡,可乐观的人也许就是不一样吧。
俩姑娘连忙扶着她去车站,大学城的概念这时候还没传递到国内,上个学要坐公交车的司空见惯在国内很新鲜。
还要保持演戏状态,真是难为他了。
出来就跟“黑人”学生唱hip-hop。
一身普通的衬衣牛仔裤,又跟石膏绷带搭配起来。
杜若兰则按照校园偶像剧的套路,遮遮掩掩的来“偶遇”荆小强。
戴着耳机有点孤僻的陈丹尼,从另一边登场,他这一露面,自然就引起了欢呼。
整出戏从罗莉的睡梦惊醒,思恋家乡,靠在床边唱起外婆桥的童谣开始。
所以歌声情绪带动得相当不错,就像荆小强在雪山时候给他强调过。
场面一时间非常欢乐。
绝大部分人都是地勤兵,只有极少数人会光鲜亮丽的站在舞台上,翱翔在蓝天。
只是漂亮的姑娘更可能是妖精,好听的声音也更迷惑人。
但如果再添加这么一个关于个人发展的发展交代,整个剧情才完整丰满了。
学习是为了把更先进更好的东西带回去。
荆小强果然给安宁画了个精美的纯欲妆。
跟“外籍黑人”“白人”同学一起来的荆小强,皮夹克牛仔裤、单挎双肩包,一看就是融合得很地道的那种留学生。
安宁带领罗莉和潘云燕抗争的戏份也还挺有看头。
本来一直事不关己的陈丹尼惊讶看到这边打斗,终于摘下耳机挡在了几个女生身前。
荆小强回她英文版的《你妈妈知道你这样儿吗?》。
这时候“外籍人士”们悄悄后退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直站在背景后方排列成队的合唱团。
逐渐从暗部浮现出来。
一曲全新的《祖国》推进了所有人的心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