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人菜还瘾大(求月票)
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就像看小说被断章似的,很难受呀。
所以全场都有点肆意怒吼的意思!
但已经不是对荆小强的敌意,而是那种夹杂了听过一首很爽摇滚曲,却感觉差点什么的淤积。
没那么畅快淋漓……
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要怒吼出来。
这时候却看见曹晴雯接过那吉他,站在麦克风前面。
她要唱?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这姑娘唱不了摇滚啊。
她那种细声细气的吟唱声,既不能嘶吼,也不能冲撞。
这年头女性唱摇滚的,也都是走狂放派路子的,哪有她这样的仙气飘飘?
而且她什么乐器都不会吧?
可所有人看见荆小强重新把那把贝斯拿起来,这回就有不少人立刻跳过去给接线!
对的,这一刻几乎所有懂行的乐手都反应过来,刚才结束时候强烈的不适感,应该就来自于乐器!
人家用一把民谣吉他推动出了这样的气氛,等于是用手板心煎鸡蛋。
还说有点夹生,味道不够鲜美,是不是太不明白差距了?
如果有全套乐器伴奏,一定会再翻升好几个档次!
曹晴雯一直面带微笑的站在他旁边,结果这句之后马上就有姑娘的声音:“小强,留个联系方式呗,甭管平京还是沪海,姐们肯定要去给你捧场……”
也亏得他是语言娴熟,信手拈来的都能引经据典,爵士、蓝调、乡村音乐的特点在哪里,更能随手拿起吉他就唱一段做比较。
拉出一片空灵的仙境!
连混杂其中的科班出身都很迷茫。
还是那句话,回击质疑或者挑衅,最好的办法就是成功。
似乎每个细胞都在欢笑着拥抱歌声。
现在曹晴雯终于明白自己的嗓音特点要怎么发挥出来。
这时候才真正诠释出后来针对曹晴雯很著名的那句评价,她的声音就是最好的乐器。
这时候大家都对摇滚的定义很模糊。
更难得的是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唱腔,她完全相信荆小强可以带领乐队,帮自己把整个配乐气场打开。
更喜欢荆小强营造出来的这种伴奏氛围,比四平八稳的伴奏带舒服多了。
几乎所有普通人唱歌都是凭本能,学过唱歌都会有意识的去调控自己的嗓音。
拿着麦克风算是给全场做了个基础科普:“最早是从旗克利夫兰电台播放,取名叫做rock and roll……”
荆小强都一一作答:“摇滚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边际,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乐器达到这种能嗨起来的节奏感里,纽约、洛杉矶黑人区的歌手,用个油桶拍打都能唱起来,所以叠加任何乐器,只要能达到你的效果都行,甚至说唱已经在旗流行起来,嘻哈风也同样是摇滚一部分,重点还是在于你究竟用这个来干嘛?是发泄情绪,赚钱,还是装文艺青年泡妞?你得给自己定位清楚……”
成天吉他手牛逼,鼓手牛逼,内部争个不停。
轮番提问都格外客气,请问民乐能不能跟摇滚结合,请问管弦乐能不能用到摇滚,请问……
民间摇滚、迷幻摇滚、硬摇滚、重金属、华丽摇滚,朋克,他都能演示下,并且说清来龙去脉。
那年头可没网络可以搜尽天下,只能靠口耳相传。
本来听了那句抹黑好多人都在讪笑,突然就全场轰动!
但是这回再没那种嫉妒得想扑上来撕咬的愤怒了。
很笃信。
所以不光有人跳上台去接线,还有好几人立刻跳到了架子鼓、键盘、电吉他的后面,抓起东西来眼巴巴的想问谱子呢?
信息蔽塞的国内自然是一头雾水,再说音乐院校对这些又不屑一顾的打压。
满满的徜徉在云端那种虚幻感,内心只有卧槽,好听!
一直到歌声结束,才有人内心发问这是摇滚吗?
摇滚的定义就一定要怒吼反叛吗?
实际上第一代国内摇滚乐手,大多都是从打口带、打口碟接触到国外音乐,靠着扒磁带上的曲目来摸索探索。
荆小强还是那句话:“44拍跟着我走就是了……”
所以练歌也不见得多刻苦钻研理论知识,这回算是荆小强提着嗓子直接示范上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