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莫桑比克情事
1886年3月13日
在大兵压境的威胁下,“炮轰长崎事件”最终通过签订双方和约结束,史称《长崎条约》,又称《长崎十七条》。
该条约的签订,是扶桑国历史上一次里程碑事件。
扶桑国自江户时代以来,通过明治维新增强了国力,开启民智,孜孜不倦寻求独立自主的历史进程被打断,经历了更多的波折和艰难。
在长崎设立租界被视为标志性事件,令其重新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英国和昆士兰联手拔得头筹之后,欧美各国列强纷至沓来,软硬兼施签订各项条约设立租界,成为扶桑国的国中之国……
一年之后
法,德,美,意,俄先后与扶桑国签订条约,设立租界,再加上是作俑者英租界,共有六国在扶桑设立租界,范围遍及东京、长崎和冲绳。
条约签署之后,昆士兰舰队撤离长崎,只留下一支人数为320人的陆军部队驻守长崎平户区租界,英国从印度和威海卫抽调了一支400余人的武装卫队进驻租界, 并且牵头组建租界工部局管理。
英租界占地6000余亩, 是各国租界中规模最大的,以唐人町为核心包含周边十余町,占据整个长崎范围的三分之一地盘。
昆士兰舰队租借冲绳作为母港,租借期99年, “白虎”号重巡洋舰率领率领一支精悍舰队进驻, 赵家雄团长转任冲绳警备区司令,辖下1400余人精锐步兵负责维持该地治安。
按照条约规定
扶桑国应该把扣留的琉球国王尚泰放回, 但是其耍了个小招, 原本就卧病在床的尚泰王忽然一命呜呼,只有灵柩返回冲绳, 沿途受到当地民众跪拜迎奉大礼。
海军参谋总长何方大怒之下, 将1879年刚刚改名的“冲绳”废弃,该地重新命名为“琉球”,冲绳警备区也改名为琉球警备区, 并且勒令日方交出琉球王国归仁王子及其家眷,择吉日遣返首里城王宫。
在昆士兰舰队强横的压力之下,日方敢怒不敢言,只能咬牙忍了这口气。
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同意冲绳改名,这为今后的争端埋下了伏笔。
炮轰长崎事件后,带来三个重大直接影响力。
第一个, 是正在昆士兰访问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外交团队, 迅速与昆士兰方面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为了展现诚意, 荷方自愿无条件撤出婆罗洲,将占领区拱手让给昆士兰。
至于联姻啥的条件压根也没有再提,纯粹是被吓到了。
第二个, 原本被朝廷主和派洋务大臣攻讦,地位岌岌可危的两广总督顾延川转眼间翻盘, 受到朝廷褒奖加封“从一品衔太子太保御前行走”, 清帝光绪亲自手书“南国柱石”一幅, 圣眷正隆。
以两广地区为基础, 顾延川大力裁撤战斗力低下的绿营兵,先后编练了总数达4万余人新军, 其成员全部来自于雏鹰学校,共分设前后左右中五军,各遣得力将领统之,成为南方一支精锐之师, 战斗力傲视群伦。
由此, 清国形成了北有“淮军”, 中有“湘军”,南有“粤军”的三足鼎立之势, 两广总督顾延川深耕岭南地区,形成一方雄厚实力。
第三个, 是万里之遥外紧张对峙的葡萄牙人怂了,出现了明显退缩迹象。
1886年4月中旬
非洲,莫桑比克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