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战幕拉开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香积寺》王维
……
至德二载九月二十五日,唐军各路兵马同时出发。
九月二十七日,唐军东征大军到达长安西郊,在香积寺之北、沣水之东安营扎寨。
香积寺是“净土宗”祖庭,位于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距长安城三十余里。香积寺坐北朝南,地势高亢,南临滈河,西傍潏水,北接樊川,滈河与潏河汇流萦挠于西南,子午大道过其东侧。
同日,燕将安守忠、李归仁也率十万大军在唐军大营以北屯兵列阵。
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自安禄山起兵造反以来,唐、燕两军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两军主力的大决战。
所有人都深知,此战将决定大唐的国运,决定天下百姓的命运,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
这日一早,唐军将士刚用过早膳。斥候来报, 燕军营门大开, 全军出动。
唐军也应时而动,将三军从营寨中拉出,与燕军隔岸相望,列阵迎战。
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前军, 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率中军, 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率后军。
李嗣业前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由外到里, 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弓弩阵, 护住前方和左右两翼。三千七百五十人弓箭手,身着皮甲, 持立方盾, 携配弓、弩各一把,长枪一条,带射甲箭五万支、生鈊箭二万五千支、长垛箭一万二千五百支。
方盾底缘齐平, 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上下两个利钩,变成钩镶,可攻可守。
弓弩阵统一由段秀实指挥。
第一层的左右两翼,除了弓弩手, 还有二千五百名骑兵。士兵身着明光铠, 手持马槊,胯下战马皆披甲。骑兵乃冲锋精锐, 枪矛马槊、圆盾团牌,游弋在军阵左右。既可以帮助弓弩手协防,也可以随时冲击敌阵。
骑兵阵由荔非元礼指挥。
第二层是枪矛阵, 枪阵如林。三千七百五十名枪矛兵,着明光铠, 身背弓箭, 腰挎横刀, 手持牛皮盾。
枪矛阵由白孝德指挥。
第三层是陌刀军。这支陌刀军, 纵横西域,所向披靡。二千五百名陌刀手个个肌肉虬劲, 雄健威武,身着改良后的明光铠甲,手持陌刀。刀阵寒光闪闪,不怒自威。
陌刀军由李嗣业亲自指挥。白复和贺娄余润各领五百陌刀手, 护在李嗣业的左右两翼。
白复狮盔银甲, 手握长刀, 俊美中更添英气。脸庞轮廓分明,线条硬朗, 宛如雕塑。鼻梁挺拔,双唇紧抿成线, 倍显坚毅。
郭子仪顶盔贯甲,绣袍锦铠,横刀立马于中军军阵,一千亲兵护卫于旁。猎猎风中, 大唐军旗迎风招展!
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郡王李俶金盔金甲,一袭红色大氅, 站在唐军军营中的吊斗上, 远眺战阵。
李俶虽然很想亲临战阵, 但在郭子仪等众将的极力劝阻下, 被留在了防御森严的大营中。
郭子仪人情练达, 说什么也不肯让李俶出战。郭子仪心道:“广平郡王乃陛下嫡长子,万金之躯,不容有丝毫闪失。
作为大元帅统兵,监军尚可,倘若陷落在乱军之中,夷郭氏九族都解不了陛下的心头之恨。”
……
燕军十万,全是草原骑兵。烟尘滚滚,迎着唐军,开拔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