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金刚伏魔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牛峤(唐)
……
刘桓发现白复居心叵测,他双掌齐出,般若劲气如一道巨浪, 拍向白复胸口。
白复右掌一挥,坎鼎真气击出,以排山倒海之势迎向刘桓双掌。
“嘭!”
劲气相撞,刘桓连退三步,白复身如磐石,纹丝不动。
刘桓反手一抄, 将扎入地面青砖的熟铜棍握在手中。他一声厉喝, 身后十二名持棍的弥勒教徒迅速散开, 结成金刚伏魔大阵。
以刘桓为首的这几人正是当年少林铁血僧团的十三棍僧,其武功明显高于其他的弥勒教徒。
十三人操练有素,步伐迅捷。阵法一结,环环相扣,攻守平衡,气势森严。
刘桓熟铜棍一指白复,喝道:白复,你虽然武功盖世,但却沦为李唐走狗,羞也不羞?!
你贵为皇帝驾前将军,高居庙堂,意气风发,完全不知人间疾苦。
你不妨在长安街头随便走走。哪间酒楼外,没有老弱病残在沿街乞讨?哪条巷口,没有妇孺百姓卖儿卖女?哪坊贫民窟,没有结发夫妻生离死别?
天下困顿久已, 百姓已经苦难到易子而食的地步!而李唐宗室、豪门世族, 还是夜夜笙歌, 挥霍无度,完全无视子民的死活!
白复,你也是寒门子弟,贫苦出身,为何要效忠这样一个腐朽的王朝?”
……
刘桓所说,皆是实事,毫无夸张,白复无言以对;百姓疾苦,历历在目,白复感同身受。
见白复默不作声,刘桓再次张口,冲白复道:“
李唐无道,导致天下大乱。如今,天下人皆知,李氏气运已尽,应由有德之人执掌江山。你又何必逆天而行?”
白复平静回道:“照桓,关于百姓苦难,你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以为,天子正己,仁德布施;结束战乱,整肃朝纲, 徐徐变革,循序渐进,才是正途。
刀兵四起,改天换地,只会让生灵涂炭,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刘桓不以为然,道:“等着皇帝老儿罪己自省,无异于痴人说梦。唯有我们圣教主持天下,弘法布道,让百姓皈依,虔诚信仰,天下才有好日子。”
白复叹道:“你师父空见方丈乃是一代高僧,以普渡众生为己任,大慈大悲、誉满天下。
看到你谋逆篡位,用天意来糊弄信众,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
听到师父空见方丈之名,刘桓终于色变。但他很快恢复如常,冷笑道:“新佛出世,除去旧魔,李氏将灭,刘氏当王!”
白复摇摇头,道:“你已走火入魔,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枉为少林首座弟子。”
刘桓哈哈大笑,道:“少林算什么,我圣教当一统天下,建成中土佛国!今天,就用你们头颅鲜血,祭奠圣教祭坛!”
说罢,刘桓一挥手,十三棍僧列阵迎战。
当年,白复与少林罗汉堂的十三名执法棍僧交过手,见识过罗汉降妖阵的厉害。看这十三棍僧的气势,这套金刚伏魔大阵应该远胜罗汉降妖阵。
白复不敢托大,手腕一翻,玄铁厚背刀出现在手中。
长刀在手,白复仿佛神魔附体,周身散发出凌厉杀气,战袍无风自起。
刘桓一声令下,棍僧率先发动攻击。
三名棍僧围住白复,呈品字形进攻。三人分上中下三路抢攻,棍如金刚杵,让白复退无可退。
一人形如飞鸟,凌空斜劈一棍,击向白复头颅。中间一人,腰腹发力,持棍横扫。第三人动若脱兔,在地上一个翻滚,切入白复近身,扫向白复脚踝。
此三僧攻守默契,身步相随,棍棒上下翻飞。
在今日白复眼中,三人的进攻犹如拳绣腿,速度慢不说,气劲也不够。白复渊渟岳峙,只劈出一刀,刀尖上强劲的罡气便把三人生生逼退。
刘桓喝道:“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