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重回府城  白骨大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相信玉阳归来,定然会感恩你为五脏道观,为他两位师兄所做的这一切。”

再次大道感应!

晋安竖起大拇指,夸林叔果然好鼻子。

“以前的五脏道观凋零,如暮气沉沉的老者。可如今的五脏道观,每天都是生机勃勃,每天香火信徒,人气热闹鼎沸。这一切的变数,都是因晋安道长你而起。晋安道长是我平生仅见的少有妙人,妙不可言,神妙莫测。”

然后他也主动给林叔倒了杯鹿血酒。

以及府衙广招各家道观、寺院下阴邑江、千窟洞驱魔的大事。

晋安深知每个人每个行业立于世都活得不易,晋安面对这些何府的下人时,并没有自觉高人一等而心性膨胀,轻视他人,恰恰相反,他礼貌得一一与大家打过招呼,一视同仁。

晋安哈哈大笑,老道士羡慕得像个老小孩,吵吵嚷嚷着他也要生米配鹿血酒。

倒是并未跟晋安他们回道观,而是继续留在薛府当他的许统领。

几杯酒下肚后,就连沉稳的林叔,话也多了起来,他问晋安此行,可还顺利,有在无头村找到失踪了的玉游子吗?

聊到玉游子。

因为事先已经跟林叔打过招呼,所以当晋安和老道士带着美酒与下酒菜来找林叔时,今天的棺材铺还没关门。

因为知道晚上晋安和老道士要来喝酒,林叔已经事先在店里摆好一张八仙桌,三人刚热热闹闹摆好酒菜,另一边,削剑的身影从道观里无声无息走出来。

这时,老道士趁着晋安和林叔闲谈功夫,已经吸溜吸溜的如牛饮偷喝了好几杯鹿血酒。

晋安怕老道士喝多了,什么牛都敢吹,让林叔看了笑话,赶紧让老道士打住。

一想到当初捡到削剑时的场景。

林叔问晋安,这酒不便宜吧?

晋安目光落寞了下。

大半个月过去,当晋安和老道士再回到道观时,道观的扩建已完工大半,几座大殿的主体结构已经搭建完成。

“晋安道长。”

现在何府上下都知道,晋安和老道士是何府上上下下的救命恩人。尤其是大夫人和三小姐,都对晋安公子另眼相看,格外关心。

五脏道观。

民间百姓敬畏鬼神,所以连带着对道士、和尚都是客客气气。

木讷,呆愣的削剑,脚步落地无声的走进棺材铺,礼貌打招呼,然后沉默木讷的坐在桌子边不动了。

老道士不提这事还好,他这一提,晋安就不由自主想到宋放平和宋放平老婆吃的那颗猪头,晋安也无法再直视猪头肉猪耳朵了。

说完,林叔面露欣慰,赞赏看着晋安:“自从晋安道长来到五脏道观,我亲眼看着五脏道观每天都在日新月异变化,发扬光大。”

他们这趟接了薛府委托,去乌山岭、苍洱山寻找传闻中的无头村,林叔事先是知道的。

此时正好赶上下工时间,有一身尘土的泥瓦匠、木工、石匠、杂工等从观内陆陆续续走出。当他们看到远行回来的晋安和老道士时,都一一恭敬行礼。

集贤楼的鹿血酒,成名已久,面色蜡黄,看着有些病态的林叔,立马闻香识酒,惊讶说道:“这是集贤楼的鹿血酒?”

晋安为了耳根子清静,于是也给老道士夹生米,别光喝酒。

而入夜宵禁后,像这种邻里间窜门,只要不是太过分,比如聚众闹事,或者是走出这条街道,巡夜乡勇碰到了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不会管太严。

老道士向面色蜡黄,虚弱病态,像是肾脏肝脏不好的棺材铺老板,推杯换盏的说道。

阴德一!

而道观扩建、采买物资,都是由何府管事负责,尤其是晋安他们这次去无头村,道观里的治安、守夜更是都由何府人在打理。当听到外头动静,何府管事带着几人匆匆出来一看,见到果然是晋安和老道士回来了,都面带喜色迎接。

等分发完土特产后,晋安让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既然他们已经回来,接下来就继续由他和老道士、削剑守道观。

“大家无需这么拘谨,这么些天里我们几人远行,还要多谢大家为观里所做的一切,这些是我们几人在路上采买的一些土特产,作为谢礼答谢各位施主。大家不要推辞,人人都有份。”

老道士哭着脸说他几年内都无法再直视猪头肉了。

晋安喝了一口壮阳酒后又马上吃几口下酒菜压压胃,然后顺杆而上,向林叔打听起最近阴邑江断流,和府衙打算广招道观、寺院下阴邑江,千窟洞驱邪的事。

大道感应!

削剑又开始日常咸鱼了。

原本晋安还打算先去何府,牵回傻羊的,但看现在天色已晚,马上就要宵禁,索性等明天再去牵回傻羊。

“林先生,你也来喝喝这鹿血酒,这集贤楼的鹿血酒果然名不虚传。”

阴德一!

简直像个五十岁的小孩。

“陈道长。”

至于李护卫。

“林先生你可知道,我家小兄弟是什么面相吗?”

“三师弟。”

原本,晋安想买猪头肉、猪耳朵、猪尾巴当下酒菜的。

林叔听完后,面上神色倒无异常,回答道:“最近的民间传闻里,的确有这件事。”

“不过府衙还未正式下告示。”

“但这事不可能无风起浪,我猜测,这事应该是府衙里故意放出风声,想试探试探民间反应,毕竟千窟洞的位置有些特殊,恰好就在龙王台那里。龙王台又事关着民间一些祭祀习俗,就怕到时民意反对,担心触怒了龙王,江水泛滥。”

“不过依目前形势看,现在的民间反应,都是大赞府尹英明,民间持支持的人占了绝大数。所以我猜想,如果这事真是府衙故意放出来试探口风的,那么府衙广招各大道观、寺院的事,过不多久应该就会下正式告示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