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捷也不懂生产,她是办公室人员,管行政的。
此时,刘松岚来了。
“成本呢?”
刘松岚下车,看了一眼旁边停的两辆车,一辆是白昊的那辆听说叫什么眼镜蛇的车,一辆就是工行的212吉普车。
非但不减员,还要招几千人,原先的优秀老员工要带徒弟,一个人至少带四十个徒弟等等。
他记得自己视察过这个厂,见过刘锐,刘锐却不记得自己是谁。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刘锐抬起头:“详细的计划我要再研究一下,眼下和我估算差不多,应该是需要二千六百人,考虑到混进来一些干不了活的,怎么也要加百分之十的余量,这……”
不会来事,生硬、死板、定的规矩严厉连原先他的副主任都受不了。
正说着,刘锐看到刘松岚了,赶紧后退几步:“你是谁?”
刘锐还真的看工作证了,然后还对比了照片。
可是白昊既然说了,孙喜莱便问道:“刘厂长,真的要两千人?”
白昊给孙喜莱把茶泡好,却没回答,而是一直刘锐:“这是我秦州京兆第一科技电器厂,我想了想以后就简称秦科电的新任副厂长,至于手续与申请我会去跑,我还需要四个很能干的车间主任,刘副厂长提名,我去请申请。你问他,需要多少人。”
白捷已经等在厂门口,见到刘松岚赶紧迎上去。
戏文里讲半夜鸡叫,这位在原无线电三厂却是手提公鸡的主。
孙喜莱一看刘锐摇头,没怒,却是一脸期待,他想听到真实的需求人数。
刘锐很严肃,缓缓的摇了摇头。
刘锐,孙喜莱不认识。
极快,仅二十分钟,刘松岚的车就进了秦科电的院子。
白捷赶紧在前面带路。
一个原先无线电三厂的车间主任,与孙喜莱的工作没有交集。
白昊这时插嘴:“电器控制部分,给我把成本压到四毛五,集成电路必须完成升级进阶,我给研究人员一人发一台电视,十八寸的,彩电。”
刘锐说道:“我计划招两千六百人,按白厂长的计划要求,这还需要至少四百名手工电路板制作与封装人员,这个没在我的文件里放,我是这么想的,新手练成熟练工,是需要时间的,两千六百人,三个月之后,如果没有新的任务增加,那么我会减去约八百人,留下优秀的一千八百人,若有新任务,我就要看任务了。”
孙喜莱虽然看不懂刘锐写的东西,可依旧很认真的坐在一旁看着,他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招这么多人。
白昊呢,坐在那里喝茶。
刘松岚打断了白昊:“这是后话,继续讲成本,还有人力,这些需要多少个工时。”
银行的副行长来了,这是她近三年来见过来老无线电三厂最大的领导。
自己现场给焊电路板,然后再叫厂里老师傅焊,再让青工焊。
拿秒表计时。
让刘锐这么一计算,刘松岚感觉别说两千六百人,就是三千六百都不够。
这玩意让自己的秘书试了,新手一分钟都焊不出来一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