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球。”
许正阳站的笔直,不苟言笑,语气没有一点波动的说道:“那么我就这样回复黄老,而后我会在九厂几个区域作些实地的调查,两天后我会有一份关于建筑与树林的改动报告,介时请厂长您关注一下。还有,我要调看一下焦辉同志的相关档案。”
白昊到了实验区,却没进去。只是在外面的接待室,电话联系了屈偲:“你若有空,带你的几个学生过来,帮我算点东西。”
汪羊没再说什么,九厂的数学能力他心中有数了。
以前史国忠似乎说过,研究区域周边多少米内的建筑,绝对不能高于研究区域,而且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树林阻挡视线等等。
他其实自己都不确定,这东西是不是有价值。
因为白昊在纸条上写着:仅用于十万吨级以上,船用螺旋桨加工的七轴六联动。
屈偲还在那里不停的研究呢,他的学生杜子春,已经准备借助计算机来算一条数据了。
白昊回了一句:“陈老有照顾九厂。”
汪羊也没说什么,坐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收到。”
十万吨级上,那至少是六米五的铜合金工件,一次性铣削成形。
至于审核,他一点也不紧张。
白昊拿起笔,写了一张纸条。
足足一个小时之后,白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东西有实用价值,八轴什么的只当没听过,拆开了,就是一个二轴平台,加两个三轴的铣头。不是那种多样性机床,我认为往下研究有两个方向。”
黄启珐知道,就白昊说的这东西,五年连个影都见不到,十年能有雏形,能在全球牛到天上去。
这边快结束的时候,许正阳来了:“白厂长,你好好休息一下。晚上黄老想和你聊聊,是黄老说请你保持精力,因为讨论的时间会长,内容会比较辛苦。”
汪羊很激动,证明他的才华还行。九厂收下他了。
“眼下,我可能是对的。”
刚才摆了一个高姿态就是希望能被重视,此时,却是紧张的手心冒汗。
黄启珐盯着白昊的纸条足足三分钟,最后说了一句:“或许你是对的。”
黄启珐打开白昊的纸条,上面写着涡轮增加器小叶轮铣削。
就这样,这些人还是愿意留下来的。
黄启珐把封遇春当朋友,但技术与学术上根本没把封遇春放在眼里。
这不是钱的事,需要各种技术往上堆。
“恩。”黄启珐点了点头,拿过纸条只扫了一眼,反手就给烧成灰了:“白昊,你了不起。九厂厂长这名头,夏国非你不行。”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种专业项极强,单项针对性铣床。
黄启珐闭着眼睛大概感受了一下白昊描述的机器。
家中从爷爷辈往上数,五代贫农。父亲是工人,家里就供出他一个大学生,又非常认真的工作了好些年。
现在,多了一个白昊。
在白昊写的是,汪羊紧张的站了起来,他紧张不是怕不被认可,而是他研究了一辈子的铣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借助新的知识研究这个,但却进入了瓶颈。
黄启珐一伸手拿过白昊写的另一张纸条,白昊却伸手一按:“看完别说,也别传去,这是另一个分支的终极目标。”
看来,这许正阳比史国忠更专业。
啊,就应该更专业。
许正阳之前的履历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调看焦辉的档案,白昊也没说什么,甚至没多问一句,若有什么不合适的,相信许正阳会告诉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