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
因为一切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这是经济学上根本无法解释的变数。
疯了。
邬青道点了点头接了一句:“再上几个狂妄的,没脑子的。现在,我也相信能到150这道关卡了,如果真的到了120,这事就可怕了。”
黑絮拿起笔疯狂的计算着。
这是汽车的发动机?
白昊抬头看了一眼李大强,李大强笑着点了点头:“你认为,可以实施吗?”
白昊这时说道:“我还是胆子小,保守了。我心中的预期,倭人在不断的作死中,加上腐国下黑手,漂亮国爹不管,地堡国再给一个黑脚,等等因素之中,倭币的底限是120,所以,我150的交割价,我真的是很保守。”
就按150算。
黑絮直奔电脑房,她要看看新闻组上有没有什么分享的消息。邬青道则回办公室打电话,分别打开香江、九厂驻漂亮国加州办公室、倭岛他安排的人员。
现在美刀在贬值,夏国币对美刀的汇率也在贬。
邬青道接了一句:“这周末!”
黑絮也是无语了,现在倭币肉眼可见的又在升值了。
先是一份简单的评估报告。
这还有什么可玩的,以前,一台电视机用全球电器的销售渠道,一台十八寸好一些的,按五百美刀计算,拆算夏国币就是一千三百,倭岛到岸价十二万,加上关税、运费等等各种费用,终端销售价值一般在十六万至十八万,这就已经有竞争优势。
原因就是倭相从白房子出来,在回倭岛前有一段电视讲话,大概意思是,一美刀兑换一百九十九倭币又能怎么样呢。
换算到一百五,到岸价才七万五千倭币。
白昊坐在办公桌后,看到两人回来了,白昊说出一个数字:“180。”
白昊点上一根烟:“眼下,我倒是认为,开始替换托西巴的零件采购,能国产的尽量国产,能用漂亮国的也尽量使用漂亮国的。否则,这成本可是要上涨一倍的。”
按这么一个计算方式,在倭国电视机行业没有调查策略的时间段内,真的如白昊所说的,不需要什么市场手段,也不需要计划。
让他这么一说,任谁都会想,往下走,二百以下也没什么不好的。
非常认真的读完这份似乎早就写完的报告之后。
邬青道愣了一下。
到中午的时候,李大强亲自来找白昊。
“不合适。”黑絮直接怼了上去。
白昊心说,我翻新,我保证质量,三百元还不合适?
却听黑絮说道:“你出不了闽省就被抢光了,三百元彩电,又是九厂在背后翻新的,三百元你放出去,各省的商店保证有多少收多少。得了,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去和全球电器商量一下,再和小倭子讨论一下,拿一个方案出来。”
“什么小招。”
简单、粗暴的莽过去就行了。
邬青道问:“真的能涨到120吗?”
十分钟之后,黑絮一脸不可思议的回来了。
倭岛托西巴的电视机,基本上都在二十万倭币起步。
确实是一票大的。
白昊不想输,想赢。
已经砸进去了一个对于任何厂子来说天文数字的研发费用了,甚至于白昊都把三十多年后的自己知道的技术要点拿了出来。
就为了打造一款爆发力极限的发动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