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强提交了一份数据后说道:“四轴,借由倭人的一些技术,咱们的基础技术也有了质的提升,已经达到了全球二流水准的四轴,预测三年内追上现有一流水准,就是能和我们厂进口的四轴达到同等水平。”
“先说最容易的一种,三轴全自动铣床,专门用于生产汽车涡轮叶片,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完成所需要的生产精度。此项设备,已经交由京兆机床上,明年二月,预计可以开始量产。”
看这反应,就知道和三工部没关系了。
这算是一种在原有技术之上的创新。
接下来,详细的报告也不能随便拿出来给人看的。
会议记录中,这一页记录也同样收在那个箱子里。
“恩,说的很好。”
这事结束,资料被封存。
一句话,距离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台,那怕是纯手工打造出来一台,一台就够了。”
比如,一种只能加工细长形零件的车床。
“给各位领导说个闲话,我们九厂的鸡泛滥成灾了。”
同州一机的主业务是什么?
五对轮就是他们曾经的主打产品。
啪啪啪。
马大强接着讲:“这个机器的升级版,是在封遇春等几位教授的要求下,尝试的。很困难,但眼下勉强算是能用了,用于生产涡扇叶片,测试报告没出来,正在栎阳飞造由熊天火工程师主持生产测试,测试周期需要四个月。”
因为郭奉贤出差,一组第一副组长白蕠也在大骆驼国出差,而第二副组长扛不起这重担,所以外二组的马大强又回到一组,暂时为代组长。
当下虽然差一点,却已经完全了纯国产化,再有三年。也就是在各基础零件提升的基础上,能和现在采购的四轴达到同等水平,这确实值得表扬的。
八个工部的都派人来参加了这次工作汇报会。
宁可隔人传递,也没有按顺序傳,最後一个才交到了六工部副長手中。
没有人认为九厂慢了,而是五轴的研发,那不是几個月的事情,再没两年能出成果,也是大功一件。
三工部的副长点了点头:“知道了。”
收拾这一切,白昊到了机场,上飞机和邬青道直飞漂亮国。
然后是四轴。
马大强先陈述了五轴研发的进度。
在配有中心架切削的时候,可以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
这些东西,确实配得上重器。
一工部姜副长开口说道:“提名单吧,需要表彰嘛。”
掌声不断。
“鸡!!?”
“啊,吃的鸡。”
“什么情况……
每个人的反应都完全一样,机器的机,或许能和九厂联系在一起。可鸡肉的鸡,和九厂有什么关系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