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的人全呆了。
白昊从口袋抽出一张纸,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然后说道:“调原东方-红船厂厂长胡大志同志,过来当第一副厂长,主管生产。下午的时候,他应该会过来,参加技术研讨会,他来主持技术研讨会。”
换个人,根本看不到这种机会。
郭奉贤新官上任,他卸任九厂一组组长成为了一工部的副长之后,带着人,又带上了九厂一组的半个小组,在夏国最优秀的十大钢厂已经连续一个月现场办公。
这种直接颠覆式的大变,厂里的人可能会容不下自己。
这算什么?
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切就源自新来的副厂长,在会议休息的时候,随口说的一句闲话。
胡大志笑了:“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己可以保障职工伙食、医疗,冬天的防冻、夏天的防暑。保障一线职工生活,比如管托儿所、小学等等各类后勤事宜,一定能够当好一个好管家。
卧槽!
凭什么?
腰板不硬,象这年龄的年轻人,站在这里就腿软吧。
“恩。”牛福妹也意识到了。
造船,仅仅是船厂的活吗?
不是!
明眼人突然意识到,这选人也是有门道的。
“丁副长要来旁听?”
牛福妹原计划半年时间慢慢来调整的人事,白昊了半天。
话说到这里,胡大声问牛福妹:“换成是你,在伱冲锋的道路上,你希望你身边的人是谁?是写血书明志的金州船厂,还是内耗不止,为几斤牛肉就想闹个事的江南船厂呢。当然,你我都明白,论底子,论技术工,技术员的实力,在夏国江南船厂还是数一数二的。”
胡大志接着讲:“金州船厂,一百多号人写血书明志,拼上他们这一代人的时光,让金州船厂成为东方第一。”
那位副厂长,当场就表态了。
白昊回京兆了。
还是腰板够硬。
牛福妹惊呆了。
今天是除夕,白昊要回家过年。
白昊来了。
牛福妹感觉自己可能扛不住,毕竟江南船厂也是一个人数超过两万,技术工人超过一万四千人的大厂子。
至于能不能调成功,大部分人都不去想这个问题。
牛福妹认为改,自己还能撑住。
就从会议室传到老职工们的只言片语,老工人内心有一种形容。
当然,还有更二的。
但,白昊就点名了。
每个钢厂,都单独设了一间办公室,有九厂一组(重工)的人入驻,同时一工部再派了至少两个人进入这个办公室。
“对了!”胡大志说完,咬上一根来自京兆的金丝猴烟,笑呵呵的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胡大志继续说:“谁,影响了这次夏国造船业弯道超车的机会,谁就是造船业的罪人,罪不可恕!”
郭奉贤虽然是新官上任,可他与其它几个部也一起坐下商量过。
都认为,这一次机会,太重要了。
能把握住,对夏国的重工业是一个天大的机遇,所以这一次不是一工部或是六工部的事情,是夏国总院有过指示的。
全力以赴,无数是荆棘,还是刀山火海,也要闯一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