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我们需要消费品
白昊又开始工作了。
劲头十足。
带着从九厂赶过来的人,到处跑着签约。
洛希马公司要订制配件,这需要签合同的。
买大豆、卖电脑……
当然,还要安排人去倭岛,与四井财团再签一份关于四色喷黑打印机,以及台式激光打印机的长期合作协议。
作为第一台可以打印彩色的打印机,四井财团第一期光是广告费投入,就是一亿倭币。
白昊,不打广告。
这东西刚开始研究出来,生产线都还没有磨合完成呢。
光是出口订单就让工厂紧张了,余下的那一点产量,投到羊城也就溅起一点水。
话说,夏国的消费者已经开始麻木了。
“第一种,厂子直接拆成两个,按原厂职工人数,再招工一点五倍,这样的话熟练工带新手,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两个厂子。”
对于,还有猪蹄。
孟非凡明白了:“你是说,企业集团。”
有人就说了:“凭啥给别的厂培养人,再说是兄弟单位,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了。现在工资与奖金、与产量都有挂钩,谁愿意牺牲自家利益去无私的帮别人。但若算钱,这账也不好算。”
由孟非凡负责组织,组长全部来开会。
孟非凡拿出一个巨大的图表:“豫州,我随便选一个,就拿伊水边这个厂子来说,人不算太大,规模也还可以,只是一个大一点县城的厂子,一年生产一亿件衬衣。我想了几种拆厂子的办法,大家讨论一下。”
不是肉价涨了,就是单纯的,猪蹄、猪耳朵涨了。
连张建国都在骂,当年一块钱能买到十只猪蹄还能送一只。现在猪蹄三毛五一只,而且还常常买不到。猪耳朵作为下酒菜的上品,价格涨了五倍。
还好,有了替代产品。
啊!
想到猪蹄,许多人开就骂了。
赵铁锤没参加。
鲁州,也有新的新闻。
孟非凡拿出第三份:“直接扩厂,这个我看了。但扩大又有坏处。一个厂子的规模过大,对一个县来说,实在是压力很大,电力、水、职工的吃住,对周边劳动力的影响,对各种配料的供给,废水处理、垃圾处理。”
唉!
长叹一声,继续在菜市场排队,早上去买,肯定能买到,午饭后肉店里基本上就什么好商品了。
“还没有,但有初步的简单方案。其实咱们夏国有一些类似的案例,有相似之处,不够完善,我们现在应该讨论一下,如果建立一个有效的,合理的,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以及工厂发展的方案。”
于凤清这时拿出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考虑尝试另一种办法,拿奔小康来说,各种调配所有工厂都是积极响应的,因为他们都清楚,所有厂子都是跟着九厂干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方式,从外国的经济理念中学习。”
“凭啥?”
质量一但被质疑,这后果是很严重的。
一种只有一片白色鱼肉的冷冻鱼,价格还非常的便宜,没有刺。另一种贵一点,红色的,也没有刺,现在对于夏国北方的许多市场来说,是马面鱼涨价之后,比较让人喜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