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
也仅此。
记下之后,薛琳琳问:“矿部老大向咱们付主任提过一句,问咱们在外面不断的开矿,那些单独的投资,要不要帮着管上,付主任拒绝了,但答应照顾一二。从去年开始,除咱们九厂之外,还有四十家咱们夏国的工厂在这边投资。”
“行吧。”
“我们厂长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邻里关系。你在一个地方投资,就要让当地人相信,你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大家好,互惠互利的,是共同富起来的方式。这里许多地方,还存在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这事就结束了。
但,又有人进来了。不认识,没印象。
来人自我介绍:“我是鲁州矿业第xxx……”说完坐下了,翻开本子就开始讲。
“坐,我写的这个呢,大伙也看一看。”
来的人也不急着汇报,先抄一份再说。
白昊的九厂,李仙璞所知道的,这是一个工厂,最初开始生产四轴机床的厂子。
“一亿?”
薛琳琳回答:“不归,但他们老大说了,出门在外,有事没事多和咱们厂交流,作为鲁州这次最大的对外投资,他们来讨论工作,咱们也不好拒绝。”
“规模太小的,就别来了。”
今天,白昊系统性的写了一份报告,在白昊没有反对的情况下,先抄一份肯定是没错的,回去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
虽然他们比起九厂在这里的投资而言,很小,却也是几个省的大厂子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始对外投资,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是需要引路人的。
白昊心说,要钱?
也没开口说数字。
她了解的,仅仅是与运河国有关的事情。
一个晚上,加次日半个白天的各种汇报、会议。
人家都在门口排队等了,伱说不听,这个实在不合适。
白昊一脸的疑惑,这似乎不是九厂的下属工厂,似乎是鲁州负责有色金属类矿产开发的公司。
白昊认真听,听完了,对方一脸期待的看着白昊。
“还有,这里更多的地方,是四不通的,就是,没有水、电、路、电话。九厂在这里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一处水电站。虽然距离建成还需要点时间,可当地居民,极度贫困的人减少了一半,附近的人喝上自来水,有了自行车,还有几家有了摩托车,甚至买了电视机。”
“听。”白昊是无法拒绝的。
白昊继续在写,薛琳琳继续给解读:“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厂长曾经在漂亮国科学会上提及过,环保。所以,我们不能象以前的投资者那样,去毁了这里的美丽,先解决排污问题,再上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薛琳琳讲解着白昊写的草稿。
之前,一直和九厂这边的工作人员交流。
“这不是为了圆我们厂长在科学会上的态度,而是一个能够被这里当地人,还有被这片土地所能接纳的原则……
就是猜,她也没一个去猜测的方向。
在白昊这一晚上,加半天的各种会议中,她看到的却是,没有什么,白昊不管的,只有白昊不想管的,不愿意管的,没有白昊不能管的。
李仙璞坚定的认为,自己绝对还在门外面,连门在那里都没找到呢。
更不用说,之前还自以为,自己已经属于接近核心圈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