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谁说司马懿就不可以吹诸葛亮了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36章 谁说司马懿就不可以吹诸葛亮了

曹轩来《李卫当官》剧组,一方面是作为出品人探班,另外一方面就是准备联合周易准备发行这部剧。

周易强在创作角度,论人脉关系还是繁星这边略胜一筹。

虽然还没最终确定,但是繁星已经拉来了徽省台和津门两家电视台。

与曹轩关系最好的京城台和鲁省台分别拿下了《穿越时空的爱恋》和《燕双鹰》,暂时没有下手。

这也是繁星有意识在扩展合作电视台范围,不想完全和京鲁两家彻底捆绑,免得一旦发生意外,局势被动。

另外,京台和鲁台旗下分别有京城电视中心和山影,每年有一定的自制剧数量,又有大批靠这两家电视台吃饭的公司。

曹轩有人脉,但人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吃独食。

所以,实际上两家电视台每年能吃下的新剧有限。

繁星不多开辟渠道,现在勉强还行,未来公司扩大,产量增加,不少项目就得排档期,这一排,搞不好就得砸在手里。

多少影视公司就死在这上面,项目卖不出去,资金回笼不及时,为了公司发展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开新剧,资金链一断,只能等死。

“这部剧质量没问题,首播平台也不错,噱头也够,火的几率不小,我比较看好二三轮的利润,或许总收益能达到2000万。”

………

“蒋姐,沉住气,还有二轮呢。”

这两口子和曹轩一个毛病,喜欢吃独食,很多电视剧都是自己投资,是赚是亏一力承担。

至于孙十万,就这三个字还用多说吗……

曹轩甚至希望周易自己放弃这部剧,繁星自己拍,但显然蒋雪柔不傻。

所以现阶段,许多主营电视剧的影视公司,每年开多少戏,并不取决于你手上有多少资金,而取决于你拍了能卖出去多少。

周易真正的李卫三部曲,是《李卫当官》《李卫辞官》,以及番外篇性质的《大内低手》。

“那可能是有人挑唆,回头我查查,不过我觉得这部剧确实可以搞个续集,这不是康熙时期的故事吗,再来个雍正时期,照样是原班人马。”

曹轩家大业大,赚了几百万虽然高兴,但还不至于动容,周易相对发展的慢一点,这对他们算是不小的回报了,蒋雪柔脸上笑容真挚。

其实私心来讲,曹轩更欣赏刘备一点,但是没办法,谁让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呢,只能成为魏武粉。

鲍国安为了演曹操写了许多篇论文,唐国強没写,但各路采访随笔都能看出来,他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着深入研究和思考。

他一直没忘了自己的三国梦,不管他演不演司马懿,但是诸葛亮曹轩根本不做其他人选考虑。

贴片广告由繁星这边负责,拉了总共差不多300万的广告。

当然,等到影视公司规模上市之后,玩法又变了。

听了蒋雪柔的话,曹轩恍然大悟,他就说嘛,周易要是做三部曲,不可能跳过雍正,直接拍乾隆时的老年李卫。

两个诸葛亮铁粉在一起的场面不用多说,吹就完了,酒席宴罢,两人还有点相见恨晚,依依惜别的意思。

对于绝大部分的电视剧来说,很少有二轮的说法,首轮基本上就是所有收入,比成本高就是赚,低了就是赔。

当中有什么分歧和内幕,曹轩不得而知,但是现在是他们两家手握这部剧的版权,没理由放着钱不赚。

估摸着是《李卫当官2》别家拍了,点子也用完了,所以才会直接拍原定的第三部《李卫辞官》。

赚&赔是次要的,股价才是重要的,项目不是用来拍的,而是用来炒的,一切以股价市值为准。

唐国強私下里有一点艺术家的派头,不过很正常,那帮混出名堂的老艺人都是这样。

曹轩不看好第三部《李卫辞官》毕竟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就是《雍正王朝》原班人马。

如果公司的剧成绩一直特别好,后面连这方面都可以省略,电视台抢着买剧,那样公司就省事了,价格还卖的好。

“谁说司马懿当主角就不能吹诸葛亮了。”

抛开爱摆派头这点,性格还是不错的,而且对自己饰演过的角色都有感情,听说曹轩有意请他再诸葛亮,顿时心动了。

《李卫当官》噱头卖点还是挺足的,《雍正王朝》原班人马,又有徐征这个当红猪八戒,这也是繁星轻松找来两家电视台的原因。

蒋雪柔肯定不会嫌弃赚钱少,越火她越开心,曹轩见状,装作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所以,曹轩从来没有让繁星上市的想法,或许那能让他赚很多钱,但如果上市,繁星就不是他的繁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广告费由于是繁星主导,要抽10%的提成,也就是两家卖剧五五开、广告费四六分账。

曾离在旁边一直听着,回去时悄悄问曹轩:“你不是说拍司马懿吗,把诸葛亮捧得这么神,会不会喧宾夺主。”

“没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