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曹轩:我自己就是活着的IP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但是演就不必了,他实在没那个时间去排练巡演。

这部电影算是非常罕见的正常青春片,虽然也有一定的小夸张,但是没有那些狗血恶心情节。

《赤伶》话剧剧情,在王小鹰的设想下和mv大概一致,但是加了更多的细节。

曹轩印象里,后世有两个类似的影视形象就颇受好评。

男旦想出彩并不好演,特别是像这种有坚持的男旦,既要有女儿的娇媚,也要有男儿的骨气,外柔内刚,颜值、神韵、气质缺一不可。

还有一个是《断喉弩》的老太监,出场时阴阳怪气,鬼气森森,看着就是个变态老东西。

所以开始他就婉拒了王小鹰的主演邀请,王小鹰则表示理解,但也难掩遗憾。

既然是ip,就可以改编成电影,只要质量不差,买账的观众不会少。

裴晏之只是一个代指,是无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戏子艺人的代表。”

现在看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不错。

但是后来日本鬼子打来的时候,老头大喊着“倭人寻衅,至极,即刻严诛,以泄人神之愤”,拿着喷子给鬼子硬刚,英勇赴死。

中国人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骨子里就崇尚那种家国情怀,这种舍小我而为大义的牺牲精神,为无数国人所信奉而追崇。

就算因为主旋律,票房可能达不到很高的预期,有题材和角色优势,有一定几率可以冲奖。

果然,好故事就需要不断的灵感碰撞和延伸,才能一点点丰满立体。

甚至拿出了《那些年》,打算拍出来试水。

框架还是那个框架,但对情节做了大量补充和细致调整,剧情节奏安排的也更妥当。

一个名字,王小鹰就联想到了其他,连曹轩都有点懵,他倒是没想过裴晏之的名字可能还有这个寓意。

这也是曹轩愿意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后期,日本人出场,再加几个为非作歹的桥段,体现侵略者的丑恶和老百姓的愤怒,同时也是让观众进行情绪的积累。

所以,曹轩知道自己是走了捷径,如果把故事铺满,然后加以细节,他的表现可能要弱上三分。

刘奶茶可以卖情怀,那他曹天王为什么不可以。

那就是他的歌曲mv可以改编成影视。

曹轩是占了一个先入为主,再加上mv歌曲的光环情绪渲染,以及篇幅剪辑,受到外界的评价极高。

中期乱世飘零,感受到家国动荡,往复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裴晏之愤怒但又无奈,这就是乱世之民的悲哀。

当然,只是现在而言,曹轩自信如果再给自己几年磨练,他有把握拿捏准mv那种让人惊艳的感觉。

奸商啊!

曹轩忍不住唾弃自己,但回到繁星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讨论《音乐ip影视化》的可实性行方案。

什么当年听盗版,现在我长大了还你一张演唱会门票。

从商业角度来说,《赤伶》有歌曲的人气在,具有广泛的人气基础和支持,故事剧情和节奏也有保证。

双方没有过多在演员方面多聊,直接就聊到了这个故事本身,也没什么限制,想到哪说哪。

虽然涉嫌票房造假,票房里面有不少水分,但即便挤出来,剩下的还是很可观的,至少对比投入来说,肯定是赚大了。

他喜欢这个故事,也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更多地展现,所以才会应王小鹰邀请来聊一聊。

而与此同时,《赤伶》的事也提醒了曹轩,他好像忽略了自己手上的重要ip。

其实他当初拍mv时,导演陈翰竹就说这个故事很适合改电影,剧情结构完整,也不缺高潮,而且具有极强的共情能力。

哪怕众多不喜欢满清和太监的网友,也表示没有爷们的东西,却干了比爷们还爷们的事,有资格被尊称一句“公公”。

曹轩去年就有让繁星拍电影的计划,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项目。

这也是曹轩少有毫无愧疚感的一次薅羊毛,甚至还觉得有点小爽。

其实,大部分人对青春片要求不高,不冲击正常人的三观,不侮辱普通人的智商,再抓住些青春的美好和活力,就算是标准合格了。

———

ps:上一章有关亚洲销量和相关描写有误,经过书友指出,现在已经改正

(指曹轩的销量由亚洲年度冠军改为前五/前十)

之前就说过,我对欧美和日韩娱乐圈不怎么了解,国内资料少,而且不一定准,如果谁有相关的资料渠道,可以给我介绍一下,不胜感激【这段不收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