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5章 初战北美,《飓风营救》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曹轩老朋友《洛杉矶时报》也在烂番茄和metacritic给《飓风营救》打了高分。

男主不理,自己调查,捣毁了一个黑龙会的一个据点,找到了自己妹妹的衣服,把线索续上了。

两家公司的片头闪过,进入剧情正片,出现了一个非洲战场,曹轩身穿作战服,与战友冲击一个恐怖分子的据点。

美国这边的片名和国内不一样,片名大多数比较简洁,暴露的信息少,基本上全靠演员引人,所以往往从海报上就能看出来靠谁扛票房。

汤姆不由感慨,一旁的杰瑞也连连点头,这段确实有感觉,让人感受到男主扑面而来的愤怒,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已然受过“二流歌手曹天王”冲击的国内观众还好,国外第一次看到曹轩说这话,哪怕知道是玩梗,也忍不住狂笑。

“你有家人,我的家人就不是家人。”

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动作片,不知道能不能多看看曹的动作戏………

男主很快就在机场附近找到了这厮,不过在追逐中,对方跳下立交桥自杀。

死了十几个黑帮喽啰,炸了一个据点,再加上撞坏了五六辆汽车。

同时安排各种细节和侧面剧情,再一次强化男主的人设,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那哥哥一定要保护好我。”

而且这个也不一定准确,新鲜度高的电影,扑街的不在少数,新鲜度为个位数的电影也照样有票房大爆的。

杰瑞心里波动,汤姆却没有他这些想法,其是曹轩死忠粉,虽然更多的是喜欢曹轩的音乐,但爱屋及乌,只要是偶像的作品,哪怕拍成了屎,他也要夸香气扑鼻。

男主没办法,找到当初一起当雇佣兵的日本战友矢野帮忙,不料对方以警察的角度,让男主放弃追查,等待警察的调查。

从词意来说叫带走,也可以理解为营救。

之后就是男主找到黑帮头目常威,又是一段高燃打戏,干掉小弟,还看到了已经挂掉的妹妹闺蜜,惊怒的男主把头目抓进去严刑逼供,得知了妹妹的下落。

如果说程龙的动作风格是功夫喜剧,李小龙的风格是迅捷激烈,李莲杰的风格是华丽流畅,曹轩的动作风格就突出一个冷酷狠辣。

值得一说的是,烂番茄的评判标准很多元,影评人不单单只是看电影口碑,而是根据多方面去评测电影,许多爆米大作也能拿到很高的新鲜度。

已经是个大少年的哥哥抱着妹妹,带着点臭屁道:“谁让我是你哥呢,以后受欺负了,就来找哥。”

如今已经是大学生的二人,心里的功夫梦早就淡了,在唐人街买的长剑更是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

开头冷漠孤僻的男主,化身啰里啰嗦的“老父亲”,对着女主千叮咛万嘱咐的送上机场,进一步体现宠妹狂魔属性。

男主意识到了妹妹的危机,强自让自己冷静,然后抓紧时间盘问各种细节,比如和谁接触、基本资料、有什么特征,

没等全部询问结束,妹妹的电话就被抢走,听到那边的尖叫,曹轩的神情严肃,双目深邃,声音暗沉。

新鲜度60%以上,可以一看,60%以下的,大多数都是烂片。

矢野各种诉苦东京大,居不易,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艰难,他是为了家人不得已才堕落。

两人并不是唯二如此选择的观众,还有几个也准备二刷,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普通人,只是和伙伴讨论着电影剧情离开,嘴里评价多是正面。

其实这个上座率也不错了。

匆匆赶到拍卖会,男主并没有等到妹妹,这是一个局,他的老战友和黑龙会伙同把他用电棍击倒抓了起来。

而今天在影厅的相遇,又勾起了那份中二少年时期与好兄弟一起苦哈哈练剑的美好记忆。

可惜他们看不太懂剧情,只记得有一套剑法叫什么《孤独的第九套剑法》,两人根本学了半个月,迟迟不见要领,那时还是中二少年的他们差点跑去中国拜师。

“我请客。”

整段台词,曹轩没有那种大喊大叫的愤怒,但那种明显压抑的克制感,却让人感受到其像一个炸弹,随时有可能爆炸。

“零食aa。”

当然,即便如此,内地还是相对靠谱的,主要是同质化严重,闹的笑话也比较少,港台就比较扯了,各种英文电影名字翻译让人哭笑不得。

“不至于,不至于……”

兴奋当中的杰瑞瞬间被泼了一桶冷水,轻轻往旁边靠了靠,嘴里劝好友冷静。

男主已经通知了父母,并求助了大使馆,使馆也向日本警方施压,但并不能直接干预调查案件,还是要看当地警方的效率。

可乐足汉堡饱,现在去娱乐场所早点,两个人琢磨去回家打游戏还是去找个电影院看电影。

电影里面还玩了个梗,艾薇儿演唱会时,她在前面歌唱,几个保镖在后台观看,同事扭着身躯跟着哼哼,还询问曹轩饰演的男主听天后演唱会的感受。

杰瑞兴奋的摇了摇好友,汤姆比他反应还夸张,看着面无表情从爆炸据点开车离开的曹轩,声音恍惚。

电影开始,美国这边没有龙标,开头是繁星和新线的标志片头,前者在中国大名鼎鼎,但在北美院线还是第一次出现。

汤姆闻言,下意识扶腰,脸上露出了回味和丝丝恐惧。

“哇,这段快酷了,充满了霸气。”

打个比方,生米煮成熟饭,中国人马上明白什么意思,国外就只能字面意思理解。

而两个网站同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也一定程度因为他们对曹轩预期不高,所以产生惊喜。

这其实也是原版《飓风营救》的英文名,可能北美观众就认这个风格,他要是非逼着改过来,自以为好,可能人家北美观众却不买账。

黑龙会老大充分发挥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特点,巴拉巴拉装了一会儿逼给男主,争取了恢复的时间。

“f***,汤姆,他太帅了。”

“汤姆,你不是曹的铁粉吗,还去了在洛杉矶的演唱会,怎么不知道新电影上映。”

紧接着就是引出妹妹和闺蜜来香江看演唱会,艾薇儿客串让不少观众会心一笑。

比如内地翻译《黑客帝国》,台版《骇客帝国》,港版则叫《22世纪杀人网络》。

很难说清楚这些风格哪种最为出色,但单说曹轩的风格,有一种毁灭和冰冷的魅力,让人颤栗的同时又兴奋不已。

反倒是少数几个不熟悉曹轩的观众疑惑的看了眼四周,不知道周围的人在笑什么。

这段,也是曹轩这个男主第一次大战,之前帮艾薇儿驱赶私生饭和追击日本帅哥都是牛刀小试。

一个穿着白裙子的亚裔女孩楚楚可怜的在影片右下方,四周好像站着几个恶汉,而左上方则是一个面容严肃,眼神冰冷的男人双手持枪,两张图片中间是一道横幅斜插,上面是电影名字——《taken》

男主没有再和他废话,直接把他干倒,拽来其妻子威胁,终于知道了拍卖会的地点。

烂番茄是专家意见,imdb是大众点评,还有一个metacritic,后者也是请专家,不过不是像烂番茄一样每人投票,而是打分,1~100分,相对更细致化一些。

杰瑞放下了手机,他虽然更喜欢辣妹,但内心其实也挺好奇曹轩的电影。

《滚石》杂志就对这部电影极为看好,在杂志影评大加赞许——

当晚,烂番茄网站正式登出了《飓风营救》的数据,新鲜度85%。

最后更是抢到了枪,而后违背了李小龙、程龙、李莲杰的动作片风格,直接放弃格斗,用起了美式居合。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也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如果你们要赎金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没钱,但是有一些特别的手段……

汤姆热衷于偶像的电影受不受欢迎,杰瑞对这个并不如何关心,抽空还不忘用手机上会网,看到好笑的还不忘和好友分享

“哦,曹的动作片,眼神好冷酷,我喜欢。”

从黑龙会老大嘴里得知妹妹的下落,一枪了事,赶往游轮,妹妹被卖给了一个日本大佬。

除了烂番茄,类似的评分网站还有imdb,世界上最全的资料库网站。

知道黑龙会势大,男主并没有贸然行动,他通过妹妹上传企鹅博客和qq空间(广告)的照片,通过里面玻璃反光的人影找了个当初那个搭讪的日本帅哥。

一到日本,两人就被盯上,碰上一个日本帅哥,闺蜜马上和人家打成一片,也把底全给漏了,知道是两个女孩,马上通知同伙动手。

之后的剧情就是妹妹被闺蜜蛊惑,任性要去日本旅游,男主苦劝不得,只能开出了一堆条件同意。

果不其然,在中国人看来,槽点满满的名字,对于汤姆两个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负担,曹轩的脸加上海报一看就是动作戏的风格,立刻让他们产生了兴趣。

这其中还产生了许多经典翻译,比如《人鬼情未了》,原版英文直译就叫鬼魂,《魂断蓝桥》也把原版的《滑铁卢桥》变得更有诗意和忧伤色彩。

全神贯注看一部电影其实很容易精神疲惫,特别是这么一部节奏快的动作大戏,但杰瑞也拗不过汤姆,再加上他确实也有点心痒痒,半推半就又跟着看了一遍。

虽然演的很好,剧情也有意思,但并没有太多的动作元素,始终和他最初见到曹轩的那个干净利落、又酷又帅的中国剑客形象有所差距。

男主一脸无所谓:“我对流行音乐不感兴趣,也不懂音乐。”

imdb打分和豆瓣差不多,1~10分,每个用户可以自由打分,不过算法很复杂,为了防止刷分,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用户投票所占比重也截然不同。

同样的道理,很多英文电影来到国内,也都得经过本土化翻译,不然观众根本搞不清楚这是啥电影。

汤姆对政治不感兴趣,拍了拍杰瑞:“电影开始了,看电影。”

“说好的看辣妹呢。”

“管他呢。”

国家后盾即便有用,但在海外没有证据,也有没有执法权,很多事情也无能为力,缅北就是最好的例子。

《飓风营救》排片不算多,汤姆他们等了半小时才得以进影厅。

目前因为电影刚刚上映,imdb还没有足够的观众打分,暂时没有评测。

至少就汤姆所观察,至少《飓风营救》还有曹轩人气兜底,也有一定的排片,上座率不高,但也不算特别差。

“不算新颖的题材,剧情也谈不上复杂,但却拍出了紧扣主题“营救”的紧张感,一环套着一环,毫无尿点。

相比于曹的打戏,他的文戏其实更值得一夸,出色的台词张力和眼神及微表情配合,让我简直忘了他还是个世界天王,不知道上帝为什么如此要青睐这个家伙,给了他两个无与伦比的顶级天赋………”

源源不断的正面评价,让《飓风营救》虽然票房不显,却成了北美2月档口碑最好的院线电影。

这种变化,让原本一直被死死压制的《飓风营救》,有了出头的机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