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之泰囧》虽然他是导演,但由于是新人导演,他没有任何的分红,只有片酬和导演费。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愧是老板。”
繁星内部估算过,如果再出一部续作,票房有可能达到8亿以上,绝对的sss级项目。
自己这个10亿导演有多水,徐征心里有数,弄一个新项目,风险很大,还不如继续抱大腿呢。
“真的?!”
这个说法绝对是牵强的,喜剧电影本来就容易成为黑马。
说是曹轩给徐征下套,但从头到尾曹轩都是光明正大,论功行赏,能者多酬,挑不出一点毛病,总不能说给好处就是算计人家吧。
更别说繁星的名头在这戳着,曹老板在钱这方面从来没有言而无信过。
之前的双薪,算是小小抚平了一点内心的不满,这额外的1000万,抚平的就更多了。
大家刚开始还没摸准什么意思,陈芷熙还专门解释了一下。
陈芷熙和徐征也算是好友,甚至《人在囧途之泰囧》这个项目能成,当初多亏了她帮忙,所以私下也不弄什么弯弯绕,直接把条件摆了出来。
外界的沸沸扬扬,让徐征也不敢太得瑟,保持低调作风,疯狂攒人品。
“这怎么敢当啊。”
他可是见识过繁星的宣发能力,《人在囧途之泰囧》虽是时运造就,但繁星背后各方渠道也没少推波助澜,如果这些渠道变成敌人,足够任何电影喝一壶。
把人玩弄于鼓掌,旁人还不觉,反而认为他是好人,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曹轩之前给徐征20%的份额,繁星内部可是不少人反对的,包括陈芷熙,也觉得给10~15%就行了。
更别说这帮主创,有一多半都是繁星员工,曹轩对自己人从来不小气。
的成功,带有很强的偶然和运气。
但这部电影之后,娱乐圈上层算是有他一号了。
两方的想法都不能算错,大家各有各自的利益和立场,无外乎最后谁选择妥协。
但随着电影的成功,主创之间的地位又发生了变化,徐征成了当之无愧的核心。
“各位不要心急,现在财务那边正在统计,再加上电影等电影下映,再有一些收尾工作,彻底算清楚账目,钱会一分不少的打到各位的账户。”
前两年北美的小成本喜剧《宿醉》在北美本土票房也十分可观,一个年度第四,一个年度第五,两部曲累积全球总票房高达10.5亿美元。
比如一个化妆师,每月薪资6000,在剧组干了两个月半,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通勤费、补贴之类的,累计收入16000,双薪之后就是32000。
如果他和繁星翻脸,繁星的院线直接向他关闭,甚至可能同档推出一部电影来阻击。
也正因为如此,《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虽然很高,但口碑一般,很多人都觉得德不配位。
徐征脸色有些难看,如果可以,他当然想自己独立推动《人在囧途》第三部,如果操作的好,他甚至可以一跃成为影视资本。
所以从这就能看得出,如果开战,有料就赶紧放,不要被动挨打,更不要犹犹豫豫,顾及名声或者往日情分,你下手不狠,别人就要往死里锤伱。
曹老板一向不爱把事情做绝,但不代表他没有这个能力,真要是动了怒,后果连他都不能估计。
但对于繁星来说,钱是自己投资的,院线宣发渠道也都是繁星支持,没有繁星就没有这个项目,徐征不过是运气好,现在还给他分了1/5的份额,有什么不满的。
从繁星自身和市场角度,小成本大回报是好事,但从行业角度上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而曹轩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赏罚分明,徐征确实功劳最大,肯定要给奖励,另外也是某种程度的拉拢。
不管其导演水平到底如何,至少现阶段,其和《人在囧途》系列这块牌子还是很值钱的。
但话又说回来,繁星这么做没错,但对于徐征来说,亲眼看着自己的电影大爆,一口气入账几个亿,心里也不可能一点想法没有。
特别是霍,不能说是完全无辜,但也绝对堪称受害者,什么出轨完全子虚乌有,截图很多是拼接,唯二槽点就是口嗨节目组同事和海狗丸。
什么家暴、出轨的帽子一扣,他就算清清白白也要沾一身屎,想洗都难洗干净,姚大嘴和洪世贤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在囧途之泰囧》质量虽然不算差,但比起这几部卖点委实有点拿不出手。
但谁没口嗨过别人,甚至背地咒骂的都不在少数,海狗丸更别说了,吃补药又不犯法,30出头的老爷们精力不济,吃点补药就被打成了油腻猥琐男。
“我这是运气好,不能跟姜导比。”
曹轩吃肉,至少自己还能分口汤。
当然,专家的担心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
无论是双薪,还是给徐峥厚待,某种程度上都是给人看的,让所有人知道繁星不亏待立功的人。
同时也不动声色同徐征确立了形象,繁星是好吃好喝好待遇,他要踏踏实实的干活,将来未尝不是一段佳话,但若是有二心,繁星一句话就能把他打成忘恩负义的叛徒。
“没事没事,这不来了吗。”
但是,他根本绕不过繁星。
至少在他第二部还没有露出“原形”的情况下,哪怕各路大牌也要给几分面子。
然而这还不算完,之后陈芷熙又特意当着几个主创面前,“悄悄”告诉徐征,曹轩给他包了1000万奖金。
这也很正常,人家投资是为了赚钱,能启用新人就很厚道了,怎么可能给让导演拿分红。
20%的份额,咬咬牙他还是能凑出来的,赚的少也是赚。
收入直接翻倍,换谁谁都高兴,尤其是收入高的,他们受益最大。
而作为前面两部曲的核心人物,徐征必不可少,所以曹老板开出了价码。
我说难听点,如果不是《人在囧途》特殊,您绝拿不到这个价码。”
对比一下就明白,后面的小作文时代,霍和王从后续各种爆料中可以看出,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面对王保强的吹捧,徐征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连连自谦。
可以说这点小槽点完全被其他事情放大了,而那些事情大多数又都是虚构的,当事人甚至后续被官方抓捕。
这年头虽然没有劣迹艺人被官方封杀的习惯,但要是名声实在太臭,也没有人敢冒大不韪用他。
饭桌上,众人对曹老板一阵歌功颂德,还不忘把徐征和陈芷熙两人囊括进去。
要知道,《人在囧途之泰囧》拍摄加宣发费用累计也就5000万左右。
《人在囧途之泰囧》制作成本不过3000万,很大程度上用在出国外景等各方面,实际用在人工支出也就是八位数出头。
如果他要是犹犹豫豫,选择私下解决,引起马金莲警惕,搞不好马金莲先来一个小作文。
比如黄薄片酬350万,这次成了700万,王保强的200万也翻了倍。
甚至抛开几部好莱坞电影,这个项目绝对是繁星成立以来,赚的最多的华语电影。
“曹老板威武。”
王保强聪明就聪明在先发制人,自损五百,杀敌两千,不惜成为笑柄也要捶死马金莲,抢占先机。
如果换一个时间和换一批对手,或许票房并不差,但绝对达不到这种现象级爆款的地步。
曹轩可不知道自己意外还收了一个徒弟,要是知道也觉得哭笑不得,不排除他有一些想法,但也真没有陈芷熙琢磨的那么毒。
他自己不缺钱,做事不愿留话柄,堂堂正正,周全妥帖,行以王道,自然利于不败之地。
陈芷熙那么琢磨不能说错,但多少把曹老板想小了。
一个徐征,还不至于他刻意算计,就是每年给他赚10个亿,也不过是他给东西二宫的衣服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