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林来这里也是有任务的,来确认情况的。
车床,铣床,镗床,磨床等等,这些细分下去又几十种类型,陈潇急不来。
只有精度最高的机床才能称之为母机,因为没有一台机床可以生产出比自己的精密度更高的机床,母机的精度越高,生产出来的机床精度才会越高但又不会超过母机。
因为以前都是手工克服困难,没有那么多机床。
他顺便报上去了,还有自己的猜测,敌人已经对晋西北侦察兵农科学校有所察觉。
没错,他冯林以前是修枪械的,但这么多的机床,他有很多没有碰到过,没见过,还不会用。
但是野外远距离射击的话,还是步枪比较靠谱。
然后被敌轰炸这么大的事儿,战报肯定是要报上去的。
无论是铸造件,还是车磨等,一切一切的工序,那种记忆,那种精度的把控,完全就像渗入了骨髓一般。
然后,又来到m3冲锋枪的生产车间,没错,现在就叫生产车间!
“老师,为什么这个冲锋枪的机匣是焊接的?”冯林拎着一支新组装好的m3冲锋枪过来问,他拎着这枪总是感觉到别扭。
陈潇在战士转变的工人们能开始车各自负责的零件的时,自己终于有空鼓捣工业机床母机。
现在山洞里面所有机床,还有很多类型的机床没有,离一套母机的说法还差很远。
所以现在尊称陈潇为老师。
按理说这样的待遇不是应该去武汉或者去重庆?
这支枪是一把很犀利的巷战武器,或者一些比较特殊的部队使用的武器,射速较慢但子弹的质量较高,所以弹着点比较准。
当然他每天都会抽空出来指导一下工人们作业,以及改正他们的操作失误,还有晚上的军事素质训练包括打靶。
还有一个车间,是专门搞出来生产硝酸,以及硫酸,以及硝化生产车间。
都确认那么久了,也该给总部一个消息了!”
除非是操作机床的人有系统!!!
加油,我看好你!”
可以说别看它便宜,别看它简陋,但是它靠谱。
游标卡尺必须要会使,然后。
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空去关心种子了,而是脑子疯狂在琢磨,敌机为何要来轰炸已经空无一人的学校院子?
所以陈潇对冯林的回答:
“你看我们的国家很穷,所以越方便生产越便宜的枪械,就越合适。
这些天,他在陈潇的指导下,亲自把什么机床都熟悉了一遍。
这个信息量很大,知道,和不知道,这里面就能揭示好多东西。
特别是还有便宜这个优点。
这支冲锋枪是少有的从二战一直使用到80年代的冲锋枪,他能用那么多年不被淘汰,就足以证明它的价值。
如果只是三五台机器,那来个百八十号人就可以了,可是现在这些不是机器而已,是机床。
而且,不是少数!
这样的地方,别说这百十来号人,就算驻扎一个团都不为过。
“送完信,去跟副校长要人,要30个最优秀的学员,我要组建一支特种部队。
让副校长好好挑人,这一支部队以后你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