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威力,却没差多少!
(比如1944年,国府与美国在滇缅边境成立了一个干部集训营,美军要给中央军的炮兵培训怎么使用美式七五火炮。
“24斤的炮弹,那个弹头打出去,杀伤半径最起码有10~20米,就是方圆20~40米以内,没活的。
不过他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可能是我的力气比他们的大,所以活干的比他们快!”
所以这就很轻松了。
没有那么重,没有那么厚,它承受不了24斤的炮弹轰出去的力量。”
嗯!田小雨眼里满是崇拜,觉得陈潇说什么都是对的。
每一个部件的拆卸都需要2~3个人,毕竟一百多两百斤呢!
他准备作弊!
晚餐也很丰盛,楚云飞也是要脸的,对自己的救命恩人,怎么也得招待好了呀!
炮兵连长虽然佩服眼前这位陈先生,但是拆卸,组装火炮并不代表一定能玩好火炮。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搞不来,两个人也够呛,三个人差不多。
丢下冥思苦想的炮兵连长,陈潇对孙铭上尉说了句:“回去吧!
说出距离,高度以及方位,还有使用炮弹的装药,让你调出火炮最精准的仰角度和方位。
请!”
传说,因为穷,阎长官只生产了30门晋造16式105毫米山炮,但看来显然不是。
结果,去的都是老炮兵,打了十几年仗了,火炮这东西一通百通,拆卸和组装一门美军的75mm山炮,一上手比美军教官还快,据说记录是一分22秒。)
组装完这门105mm山炮,陈潇又过去把另一门75mm晋造17式山炮也给拆卸组装了一遍,速度比上一门还要快上许多。
这些考题,在炮兵连连长的脑海中早就有了答案。
你信不?”
先生,以前干过炮兵?
我看你拆卸火炮的速度,比我手底下最快的士兵还要快好多。”
陈潇一边说着,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在炮兵连长惊愕的目光当中,连想上来帮忙的孙铭上尉都拒绝了。
前方3500m,高度30m,105mm山炮,高爆榴弹一号装药。
第二天,早上。
他这一手,被炮兵连长惊为天人,孙铭上尉取笑他:“现在知道人家的厉害了吧!
5600m已经快要接近这门炮的极限射程,再加一个高度80,装药已经不用选了,肯定是一号装药。
王连长当然不甘示弱:“就比一比,我先出题。
“哈哈哈哈!有道理,看它最小,然后最先拆它。”
田小雨过来用手绢擦掉陈潇手里的油污,陈潇笑着看那炮兵连长。
他去查看并比对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答案,竟然分毫不差。
“你的身体状态已经恢复到原来的七七八八,今天的治疗,是开始恢复你以前的暗伤,还有稳固前几天的治疗成果。
把它拆分为九个部件,每个部件大概80~110公斤左右,用人力或者马和骡子运送和转移。
这些是炮兵训练当中,无数次去重复去考去训练。
计算弹道真的不难,难的是结合这门炮来计算,这门炮的质量和射程。
碰着哪根针,伤着了可别怪我啊!”
这炮这么恐怖的吗?
“其实也没那么恐怖,只要挖好了防炮洞,它的杀伤半径最主要是致命弹片攻击。
楚云飞只好不动:“立功兄!我暂时不好行动,就麻烦你请长官部的人到这里说话!”
陈潇又很快调好了高低角度和方位:“炮弹使用五号装药。”
转眼间,楚云飞背上就扎满了银针,不知道的乍一眼看过去,触目惊心。
光是358团,怕是已经有七八门了这炮了。”
陈潇刚把液体弹簧驻退复进机给拆下来,轻轻放到地上:“一千七百多斤,重不重?”
挖好了防炮洞,躲进去,只要不是在爆炸中心点直接被冲击波给震死,基本上都是没问题的。”
他走上前去,开始拿起工具下手,不过第一步却不是先拆炮闩:“小雨,我跟你说。
口径105毫米,好家伙!105毫米口径的高爆榴弹,光是炮弹就得24斤重。
所以,今天下针可能会多一些,涉及到整个背部,最重要是脊柱部分经络和穴道。
以前身体强壮,恢复能力强,看不出来,现在一生病就全爆发出来了。
方立功看他身上密密麻麻的银针,也只能这样了!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兴奋地大喊:“陈先生,答案我计算出来了,炮我也调好拉来,你出来看看!”
是那个直属炮兵连连长。
七夕求票,好歹我的书也有上万个书友在看,可为什么推荐票只有那么区区几百张呢?连个榜都上不去,伤心啊!你们这几天的推荐票都投给我呗!又不钱,对吧?
让我也上上推荐榜,涨涨收藏,要是能上推荐榜前十,我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