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号区域,有几门炮,三发急速射!”陈潇只是听和尚的方位在脑子里面转了一圈,就得到了答案。
十几发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在城墙根同时殉爆产生的威力,和六七发92式步兵炮同时轰击城墙的同一个点,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值,因为陈潇看到敌人已经开始轰击城门楼了。
学生兵们要在日军炮兵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在日军没有把炮和炮弹转移之前,按照和尚他们标出来的方位,把手里的炮弹倾泻出去。
“九四式七五山炮!”不知道谁大喊了那么一句,紧接着他们就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不只是75毫米山炮,还有很多九二式步兵炮,以及81mm口径的迫击炮。
和尚不为所动,1m9的个子对普通人来说,跟铁塔没什么区别,拉不动。
城外的炮兵能准确轰炸县城里的所有目标,那就证明人家看得见!
看得见,需要什么条件呢?那就需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视线才能更好,才能看到城内的所有部署。
“联队长,我联队炮兵损失巨大,现在能参与反击的火炮只有三门,每次打完两发炮弹都需要马上转移,否则敌人炮火必定炸到炮位上。
中村联队长一听就明白了:“向城墙上所有能藏人的建筑物,进行炮击。
炮兵攻击不一定要砸在你脸上,你才会死,只要没有遮挡物,炮弹在离你10m或者20m的地方爆炸,光是弹片就能把你打成筛子。
因为他们的纪律性,行动力,以及军令服从性绝对优于欧洲士兵。
城墙上不去,敌军的炮火像长了眼睛一般,只要我们的士兵上到城墙,迎来的肯定是精准的炮击。
所以说现在,陈潇是趁着人家这城墙上的人,由于特意示弱的原因,不光是把人给撤下去了,电灯也没开,只是插上一些火把或者吊着气死风灯。
在魏和尚的身旁,他的副手,学校直属特种部队副队长很理智的劝他该撤了。
难道八路军现在白天敢进攻城池了?谁给他们的胆子!
一群水牛以为自己长着角,就敢进攻狮子了吗?
你下去领着他们,一会追上我们!
顺便跟校长说一句,我和队长先死了!
快走!”
他的副手认命了,一把抢过一个电话,把那个也在报方位的手下一个排长给赶了出去:“去,现在临时任命你为特种部队临时大队长,我和队长先死。
因为城外不远处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81mm口径迫击炮瞄准的都是他们炮兵。
吼道:“你赶紧下去,这里报方位我负责,特种部队不能少了你这个队长!
那一百多号人正等着你领他们打鬼子呢!”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炮兵,他们看着迫击炮弹飞行的角度,弧度迅速得出答案:“距离1100m,方位1705密位,反击!”
特别是有三门陈潇特意调整过的九二式步兵炮,居然就轰在日炮兵的炮弹上,爆炸声中居然有一箱炮弹成功的在轰炸中殉爆。
75山炮的炮弹还没来,但是敌人的火炮已经开始瞄准角楼了,站在和尚身边的副队长已经满头大汗,猛地一拉他,
炮弹的连续砸下,爆炸声浪掀开,以及飞溅的弹片,形成一道杀人的死亡之网。
他们集结在一起的时候,是为了进攻,那是一种态势。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日军果然是精英,哪怕是放到世界上,只要是装备相同的话,他们比起欧洲那些士兵都要优秀。
而这两门炮的任务,是负责攻击距离较远的目标,比如现在,两个联队部以及他们的炮兵所在地。
因为他们虽然外松内紧,但是南边的城门楼子上,还是有着他们的观察手,一直观察着城外的情况。
天蒙蒙亮,日军开始集结列队,准备训话,准备进攻。
然后,看到了敌人的弹药手已经给三炮手送上炮弹,三炮手接过炮弹,送进了炮膛。
这位晋西北侦察兵农科学校直属特种部队副队长,最后忍不住用不平静的声音跟电话那头的炮兵接线员说了一句。
“兄弟们!战友们!同志们!我和队长先走一步了!”
ps:请各位支持正版!让我的动力也充足一些,万分感谢!
满地打滚,求票票!打赏随意啊!不强求,只要别打赏盟主就行!打赏盟主也不加更1万了,实在加更1万太难,最多加更50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