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空投
“你们知道,日本人一个师团,有多少人?
戴安澜师长,他一个师有多少人吗?”
龙文章站在谷底,对周围的人大声的说:“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起码有25000人以上,迫击炮以及九二式步兵炮,加起来超过200门,像掷弹筒这样的班级火力无数。
还有日本人的七五毫米口径山炮,每一个日军步兵联队几乎都有18门以上。
以及他们的师团部,还有直属炮兵大队。
同古会战的时候,日军55师团投入战斗的坦克超过40辆。
而且你们知道,日军还有重炮联队,150mm口径的重炮,日军一个重炮联队就有36门以上。
150mm口径的重炮啊!
一个炮弹头砸下来,爆炸出来的大坑,都可以当成池塘来养鱼都嫌大了!
“弟兄们,戴师长和200师的弟兄们,他们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不害怕吗?
我们的先祖们优秀了5000年,领先世界几千年,临到这一两百年,我们做后代的不肖子孙丢了祖宗的脸。
龙文章看到了陈潇,就对战士们抬手示意了一下说:“临战之前,让校长跟大家说几句!”
那个美国军官大为震撼,如果是他们美国人,碰到这种情况,一个人对上两个敌人,在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他们会投降!
空投电台,不只是投放个电台而已,因为无线电台是需要电池的,而那个时候的电池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英国人认为吃定我们了,他吃定,我们一定会为了这个出海口拼命!
被出卖后的200师敌众我寡,戴安澜师长在临战前,写了给妻子的遗书,遗书是这么写的:
……
全场一片死寂,然后轰然爆发:“抢回来!”
就是对那些为了抗击侵略者而牺牲的英灵们最大的敬重!
白营长以及原200师出来的,都默默地重新戴上自己的帽子,擦干眼泪,不过脸上已经有了前所未有浓郁的杀气。
战士们的应答,响彻整个山谷。
但是英国人他不声不响,连通知都没通知一下,自己跑了!
霍尔.菲利普斯点头:“好的,将军!不过,护航编队我要求四架战斗机!
“崔勇,工兵连干的活,现在完成的怎么样了?”
光是弹片的杀伤就超过100m,冲击波的威力,更是让人就算躲在战壕里也能震死了,外表没有伤,里面的内脏也给震碎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只是地面上的步兵,坦克兵,还有大炮,就连天上,日军还有三个飞行中队在支持着他们一个师团战斗。
参谋长先生,你觉得呢?”
孙将军问道:“日军的规模,有多大?”
本来,我中方是跟英国人约好了,戴安澜师长率领200师先一步进入占领同古,以同古为点据守抗敌,英国人守右翼,第五军其他两个师在杜长官指挥下前往驰援同古。
正说着,外面突然响起爆炸声,在爆炸之前还有航空炸弹在空中落下的尖啸声。
看来龙文章还有这方面的天赋,想想如果把他往延安的抗大送去学习学习,估计做思想工作的功力就会大涨!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
基本上是个人都怕死,哪怕他是个当兵的!
但是,我们扛上了枪,当了兵,而且还是个男人!
就有责任,为我们这个国家,为我们这个民族,为我们的家里人,为我们的父老乡亲,为那些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千千万万的同胞们,死战,杀敌!
大道理,我不会拿出来哄人,我就说最简单的,你们多杀一个敌人,就会少一个敌人去攻打你的家乡,去屠杀你的亲人,你的妻儿老小在后方就能保的住!
中方的民兵部队,虽然阵地看起来规模不小,但如果跟日军展开阵地战,显然火力上不对等!”
由于油料不多,我就没有与之缠斗,选择立即返航,所以阵地的规模没有看的太仔细!
但总的来说看上去,阵地规模挺大的,人数应该不少。”
陈潇平静的看着周围这七千余人,然后淡淡的问道:“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丢了祖宗的脸,是跪在敌人面前求他们,求他们给点面子。”
所以一个无线电台,必须要配备好多块电池,然后还要配备上一个手摇式的发电机用来充电。
戴安澜师长的200师,仅有四辆坦克,火炮很少,重炮几乎没有,具体有多少呢?
迫击炮不超过100门,七五毫米口径野炮不超过20门,没有重炮。
投降死后都进不了祖坟,就算活下来有什么用,走到哪都被人戳脊梁骨!
他一个换两个,值了!
要出了问题,你枪毙俺!”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望勿以我为念!”
陈潇默默地看着龙文章在演讲,他给的那张纸是戴师长写的遗书以及他牺牲的消息,其他的都是龙文章的自由发挥。
龙文章沉默了会,才开口说道:“戴师长已经牺牲了,遗体已经运回国内安葬,他是我们第一位在国外牺牲的将军!”
霍尔.菲利普斯驾驶的飞机降落,史迪威将军,还有亚历山大以及杜长官廖师长孙师长和一众参谋都在等着他。
我去到中方的民兵部队所在的阵地上方时,日本人的两架侦察机已经在底下盘旋,侦察,发现我的到来后,紧急爬升,前来追击我。
“抢回来!”
这是,截短了一截的戴师长的遗书,被龙文章念了出来。
因为那里的日军有三个中队,我担心护航的战斗机去少了,回不来!”
可是他们为什么敢在同古跟数倍与自己的日军作战,并且敢于死战不退,甚至都打算全员牺牲了?
是啊!
他跑过去问那个快要死了的中央军士兵,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打不赢可以投降的。
杜长官一听也点头:“不错,确实是个好主意,比我们在这里瞎猜要强!
英国人的心思,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把200师给丢下吸引住日军,让他们英国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撤退。
你们知道,戴安澜师长有多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