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第33师团退了
特别是,在这封明码电报后面,又加上一句:再次缴获日军步兵联队军旗一面,本来以为日军的联队军旗很难缴获,没想到这么容易,没说了,都扔到粪坑里面泡着了,拍照为证,过段时间再把照片发到各大报纸上,请日军天皇欣赏。
在这一封电报发出去之后,陈潇脑海中才出现了任务完成的提示。
“叮!恭喜完成阻止缅甸日军发动对我国滇边地区进行的病毒攻势,经过评估,完成程度为优秀,现发放奖励。
奖励:大型防空雷达一套,原型为英国产的最高科技含量的雷达站配套设施,系统将其中防空警戒的功能升级化,能更清晰地得到空中敌机的各方面数据。
这一套雷达原先是在缅甸没有的,不过系统出品,当然会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系统将更改资料为原英军无法运输,只好暂时性掩藏在山洞中的大型防空雷达一套。
(系统提示宿主,领取了这套装备之后,有可能和英军发生冲突)
雷达操作技术以及原理一套,请尽快培训出合格的雷达兵。
第二项奖励,英国人的qf3.7英寸防空火炮,30门,加配套炮弹。
看到林译这么郑重的说这句话,马大志明白了:“唉!昨天晚上喝酒喝晕了啦!这当然是我们缴获的,是我们一营辛辛苦苦,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
我们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这是战利品,听懂了吗?”
怒江东岸。
资料会显示是原打算装备英印部队14个团的qf3.7英寸防空火炮的其中部分,并有配套拖拽aec重卡。
林译皱了下眉头,他想起校长刚才说的,这个不是英国人的,而是他们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的。
看的南天门上日本人大兴土木,根据资料,对面日军第33师团的竹内联山为日军陆军大学毕业,主修土木工程建筑,对于修筑工事有非常好的思路和功底,看来对方是真的想把整个南天门修成一个铁乌龟。
并且看这长起来的时候,还保养的这么好,那肯定是好东西,好东西摆在眼前,不认识,那得多难受。
三姐接了一句:“看来日本人更想攻入印度。”
说着,指着桌面上的那幅军事地图,圈出来的那两个位置,说:
看着那94mm的炮口,这么大的火炮,居然是高射炮。
赶紧动手拉!”
(原历史上英印部队,是装备的这种炮)
系统配套安装了电子近炸引信的94毫米口径防空炮弹10万枚,穿甲炮弹5万枚。
林译带着人,开着好几十辆车一路狂飙,找到隐藏的洞口打开了之后,愣住了。
虞啸卿不敢相信,日本人在撤退,怎么可能?
离我们这里最近的孟养也有两个,我们这个仓库还有孟养那两个仓库是日本人打算进攻印度的英军做的物资准备。
虞师与日军隔着怒江展开了攻防战,经常有日军用橡皮艇,木筏,竹排等渡江工具,想强渡怒江,但都被打回去了。
这么个东西能在敌人的飞机到来的时候,提前知道对方从什么方向来,离自己有多远,有多少架飞机?
这个时候,有士兵跑来报告,后续部队已经开始进城。
三姐过去打开一个麻袋,是大米,这样装米的麻袋盒装罐头的木箱,这里有整整一个仓库,而这一片都是仓库,都是装着粮食的。
至于二营去寻的那三十多门炮,太重了,整门炮足足有九吨多,如果没有专门的拖拽重卡,想要挪动还挺不容易的,毕竟这就是英军的这种大型防空火炮,唯一的弊病了。
南天门还是被日军给占了。
另一个原因,毕竟他们跟德国人是盟友,帮德国人打掉英国的势力,也是他们支持盟友的方法。”
计算完仓库里面有多少大米之后,三姐带人统计了所有的仓库,有多少个仓库有大米,有多少个仓库有盐以及别的生活必需品,有多少个仓库有衣服布匹等等后,三姐找到陈潇,这么说道。
“校长,这么多粮食,我们能吃十年!”
“什么?”
这一下不辣听懂了:“对对!我怎么忘记了,这是我们拼死拼活从日本人手里抢回来的。
陈潇一边看着手里的统计报告一边说,有了这些粮食,接下来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因为这种火炮在生产期间也在持续进行修改,总共有6个改进型号,性能也呈递增状态,最大有效射程从最初的7200米增加到14000米,战斗射速也有所提升。
陈潇点头:“一会儿我会下令安排所有士兵归建,你们马上就有任务,需要尽快完成!”
林译点头:“对,这就是我们一营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的!”
我竟然忘了,该死!
(系统提示:由于目前战事的变化,日军消耗的变化,请尽快前去接收,否则会因为日军调动而导致这些粮食的数量会有所变动)”
林译的话,有点让人不敢相信,有这样的神兵利器吗?
“这玩意儿还能算命?”胜郭开了个玩笑,敌人还没来,就先知道了,这跟算命的未卜先知有什么区别?
马大志笑了:“这跟算命有什么关系啦!就跟望远镜一样的啦!
可能这个叫雷达的东西,看的比较远的嘛!
惠通桥被炸断之后,一江之隔的禅达城里,虞啸卿还是成功当上了师长,拉到了三个团的框架子成立了虞师,正在慢慢的补充兵员,争取补充到满员九千余人,用以驻守祖国南边的门户。
不辣,愣了:“这山洞还是封存的,莫子时候落入日本人手里头了?”
刚刚还看到日军拼命的挖掘,在山上的防御工事,还有永备和半永备工事都在炮队镜里面明明白白的显着,你却突然来一句,日军在撤退?
令人太难以相信了!
能守住就是大功德!
“好!传我的命令,一营林译,二营孟凡了以最快的速度过来见我。”
“这叫雷达,校长说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英国人的。”林译走到里面,山洞很大,不大,也装不下这些东西。
“营长,这是啥东西?”二连长胜郭有点懵,看着这一堆零件,颇为高大上,肯定很重要,否则他们这一个大营一千多人,不可能屁颠屁颠跑来找个没用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