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日本人吃了大亏。
结果杜长官派了全机械化的200师前去支援,去了却发现一个日本人都没有,他们把远征军骗去,就是为了让英国人能够更快,更安全的撤退。
这一天天,陈潇忙得很,进入这个滇边城后第1~3天,对二营进行整编,整编成为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高炮营,负责30门qf3.7英寸高射炮。
在轻车熟路的情况下,少部分人,并且跟在经验老道的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传送信的战士们身后,他们的行进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要知道,这可是能消灭一个日军主力师团,从日军手里夺下一个城市的民兵部队。”
然后亚历山大就哑口无言了。
听到飞机被击落,亚历山大这个本来8月份就该被调到北非的英军指挥官大发雷霆,本来就对电报里将密支那城改为滇边十分不满,这回那边再打一下他们一架飞机,心中更为火大。
但就算只剩三四千,那也不是英国人可以招惹的,况且到目前为止,在对方警告过后,自己的飞机还是执意要飞过去,被打下来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对方没有识别敌我飞机的能力。
看他的样子,很有马上发兵过来剿灭这一些敢于击落英军飞机的民兵部队之架势。
因为,通过特高科的情报,他们得到了大概的信息,那个所谓的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在与第55师团作战之前,拥有大概7000余人。
如果加上飞行战斗队,那整个日军第33师团,足足有十个联队,还有其他的直属大队特殊单位的小部队没有算进去。
他第33师团,现在就有这个实力。
其实,亚历山大很清楚,现在就算是让他去打,他也不敢去,哪怕明面上那所学校的民兵部队数量也不过是七千余人,打下日军一个师团,最后不知道还剩多少。
建好雷达站,改编好雷达营之后,陈潇才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使用雷达,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雷达识别敌机的信号,速度以及数量。
三四趟空袭,没有造成地面什么重大的损失,反而被打掉了九架,打伤了五六架。
可是,还想在离开之前做出点贡献,没想到现在打算泡汤了。
英国人不信邪,他们对日本人所在的城池,不敢这么大胆,但是对于我国势力所在的地区,他们觉得想飞就飞,不管你怎么警告。
第4~10天,负责教从全团人里面挑出来的知识分子如何使用并且操作那台雷达,用三天时间赶工出来的雷达站,相当霸道,占据了全城最好,最有利的位置。
然后这50个人,除了孟凡了这个二营营长,还有三姐这个死也不愿离开警卫连的人以外,全部都拎来建立雷达部队。
不过,杜长官现在也不想惯着他了,直接来了一句:“亚历山大将军要是想去碰碰,我没有任何意见。
他英国人也就能在这里口嗨,缅甸的战斗,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英国人跟日本人之间的战斗力差距。
所以他只能在杜长官面前发发牢骚,装装样子,想让杜长官给那边一点压力,却没想到,杜长官一点面子都不给。
飞行员跳伞了被抓了回来,英国人,还挺嚣张。
可以说,雷达营很重要,是高射炮营的眼睛,更是全军的眼睛。
既然光用飞机对滇边城无法造成威胁,那么就全军压上。
在确定第55师团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而且很明显,对方是打算用侮辱御赐联队军旗的方式刺激自己这些人,虽然第33师团在关乎到天皇尊严的情况下,日本这个国家尊严的情况下,不得不来,可是在来之前,他总是要了解一下敌人,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敌人。
这是何等惊人的一个兵员数量,
经过分析,桜井省三认为,当初那个所谓的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之所以带着第55师团进入野人山兜圈圈,并且利用地利的优势,消灭掉了第55师团。
不过,其实英国人的飞机还算好,日本人的飞机才算惨!
所以,既然对方喜欢用奇兵,中国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
这就让他有点尴尬,其实他已经接到命令,准备离开印度,前往北非。
整个第33师团,全部人员加起来差不多5万。
按理说,50个人是不够的,于是就给他们配备兵力增加到一个连。
他们在陈潇夺得密支那城改为滇边城后,首先,飞机就提前过来侦查情况,并且进行轰炸。
杜长官正对这个亚历山大气不顺呢!
对于打击他不遗余力,最重要的是,亚历山大也明白,从一个日军的主力师团手底下抢回一个城市有多艰难。
可惜,迎接日本人飞机的,是三十多门3.7英寸,也就是94mm口径的大口径高射炮,特别是跟欧洲的英国人使用的qf3.7英寸高射炮不一样的是,这里使用的炮弹不是欧洲使用的延时爆炸的炮弹,而是使用电子引信近炸的炮弹。
而且日本人来的不是一回两回,而是持续飞来了三四回。
也正是因为英国人的欺骗,导致我军损失惨重。
日军飞机被击落,还有英国人的飞机被击落,也有他们的功劳。
就算没有3万人,25000人以上的日军师团,怎么我军也要拼个十来万人命进去才行,可那个西南医学院义勇军保卫团,一个团,有10万人吗?
虞啸卿不敢想,也不敢信。
要不怎么说,这个世界最熟悉,最了解你的人,可能就是你的敌人。
所以他决定全军压上,不再做什么保留,才有了这一次,把所有分散出去的兵力,全部召集回来,全军赶往密支那城的行动。
日军第33师团的行军路线,是集结在缅甸腊戍,然后再从那里,开一条路,打算直通孟养,在孟养集结,休整,再开始攻击。
山雨欲来,风满楼。
陈潇知道,大仗要来,他等着,很多人都在等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