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生意
虞啸卿愕然抬头,阴沉着脸看向眼前的柳玉娥:“人口买卖,我虞啸卿岂会做这等缺阴德的事儿。”
柳玉娥敲了敲桌子:“虞师座,看仔细了。
我们校长要求的,是灾民,是难民,但凡你们有一个是拉来的壮丁,或者是抓来的老弱妇孺。
并不是灾民或者难民,我方有权终止交易。
你们虞家,在军政两届也算是盘根错节,消息来源之广众所周知,相信不会没有听说中原大地饿死人的消息。
人吃人都不算什么新鲜事!
我们要求的就是这种难民,如果你们想做交易,马上想方设法运粮食过去,接济那些难民。
让他们先不用死,不用易子而食,不用去啃木头,不用去吃观音土。
不用你们给他们吃多饱,只需要你们让他们活着,这个成本并不高。
然后将他们送上汽车或者火车运过来,送到我们手上,只要还能保证他们健康的活着。
王二一边喝着粥水一边看着登记名册那里,果然喝粥水不是白来的,还需要干点啥?
至于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山炮,榴弹炮,这些通通没有。
所以不管是做乞丐,还是逃难,逃荒,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最起码要有个碗。
“而且,三四百条半自动步枪已经不少喽!额们虞师,现在满打满算不过两千来条步枪,而且还是栓动滴!
轻机枪更是少的可怜哦!
就是灾民,俺家里遭灾了,不是灾民是啥?”王二一个劲的点头。
但是,面前这张清单里有,加兰德步枪,而且还是半自动步枪,不用打一发拉一下枪栓的,可以压下去八发子弹,连续扣扳机就能连续击发,跟手枪一样,如果这种步枪到了自己手里,这个火力一下就上来了。
我们就付给你们军械,相信都是中华儿女,难道非得眼睁睁看着中华大地饿殍遍野而无动于衷?
对于这么悲惨的事无动于衷,我们校长做不到,我们这些当学生的也做不到,就是不知道虞师座,能不能做到?”
此时的虞啸卿,他的师,已经有了四个步兵团,还有一个炮团,五六千人左右。
在这里说一个常识,一个救命的常识。
这还用选吗?
这个席面太大,他一个人吃不下,只能是在思考,眼前这张纸上面给的价码,自己跟人合作之后还能挣多少?
至于说,为了这60个团的武器装备,就想去攻打滇边州,这个想法他从来没有过。
劝龙文章时曾说,他这个师刚开始时,步枪不到两千条,机枪不到100挺,冲锋枪,火炮重机枪都没有。
前期嘛!
我们生意要一步一步的做,我们先拿三四千人去试试这个陈院长,有没有枪交给你。
所以他这五六千人的师,人是上了一定规模,但是武器并没有。
就说最简单的喝水,有时候有人倒在那了,可能是妻子,可能是儿女,也有可能是父母,这个时候也许给他舀了一碗水就能活着,可是你没有碗。
也是会死人的。
先交易这几百条半自动步枪,用的好,这半自动步枪跟轻机枪也差不到哪去的嘛!”
不过半自动步枪跟轻机枪差不到哪去,是怎么回事?
虞侄,你说是不是?”
所以,如果按我们这个找法,我们最多能找到三四千人。
那么,这些堪比轻机枪的半自动步枪,怎么也要分润一点给71师的师长。
也就是说可能没有危险。
但是人数是够了,枪支弹药在已经被切断了滇缅公路的情况下,严重不足。
但是,不管对方要自己这些人干啥,他都会去,因为不去,就要饿死了。
所以,这需要跟人合作。
没想到唐基不说了,那是说起另一个事情:“现在,如果运人去滇边州,你需要经过腾冲。
中原大地的饥荒,华中,华北大旱,人都要靠吃树叶,吃草根,吃土,甚至有的地方吃人……
男女老少如果都不论的话,这个人口基数,还是挺大的嘛!”
就算驼峰航线运过来的枪支弹药,也首先补给给那些正面战场的抗战军队。
在逃难的路上,一般来说能活下来的,通常都是男人。
如果仅仅是与底下的人前往中原之地和所有的势力接洽合作,那他还可以分一杯羹。
虞啸卿现在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有个瓷碗,有个陶碗,最起码你抓到老鼠的时候,还可以放到碗里面去炖。
但是现在都有了,是他慢慢攒起来的。
是的,每一个喝了粥的,都被人指引到一旁去登记。
不说中原大地的那些难民,光是现在已经逃难到桂黔川的人,他虞啸卿都没有资格去搜寻,接济过来。
这些收拢起来的女人,孩子和面黄肌瘦的男人,没有老人,很少有老人。
还有勃朗宁机枪,60迫击炮,山炮……
那可是稀饭啊!
唐基慢慢的跟虞啸卿说着现在虞师的现状,让他不要好高骛远。
一个军呐!
虞家现在也不过只有一个军而已,他的老父亲,手底下的人也不充裕啊!
王二带着妻儿,小心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的碗里面的粥水。
“姓名?”
到时候成不成你说句话,我们再找别人。”
这就是为什么陈潇要跟虞啸卿谈合作,谈交易的原因。
而且,以后如果生意有的做,我们要经过他驻地的次数会很多。
所以后来,王二就教儿女们,只要是有东西,没有人来抢的话,哪怕是粥水,也要慢慢慢慢的喝。
虽然可能量少了点,但这是稀饭,不是粥水。
因为已经饿狠了,里面的肠胃变得非常薄,非常薄,这个时候只要有点东西,硬点的东西,就能扎穿那已经变得非常薄的肠胃。
打吧!亲者痛,仇者快。
而且,看着对方登记的架势,并没有强迫的意思,对方虽然有人指引,但是自己在这里慢慢喝,居然没有人驱赶。
虞啸卿明白了:“而且,从腾冲到达滇边州的路,虽然能走人,但是不能走车。
王二此时带着妻子儿女在排队,就连被背在背上的小儿子也下来站着排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碗。
得到了唐基的分析,虞啸卿并没有冒冒然的就往中原大地去寻找灾民,而是开始了拿出粮食设立粥棚,把禅达以及周边的县镇上所有的难民和灾民全部聚集起来,竟然也让他聚集到了两千多人。
你明白吗?”
连粥水都没有,只能等死,不管眼前的军爷让他们去哪,最起码现在有稀饭,还能活着,而且是一家人都活着。
哪怕你没有了,你去找个木头,拿石头把那截木头给掏空,做出个木碗来也可以。
否则你当他们手里的枪不敢杀人?
“喝了粥水的来这边,登记!”
第二条,安排你们跟着汽车去个地方,在到达地方之前,保证你们每天都有稀饭,你们一家子都可以去。
是的,这样的粥水跟水没有多大区别,区别就在于里面有些米汤,但这已经能活人命了。
这证明,对方其实并不打算强迫。
稍微吃硬一点的东西就会死人。
但是不管有没有危险,总比饿死要强。
所以逃难的人有一个碗是很重要的。
更不是因为他这个师,只有六千余人,但是还做不到人手一枪,子弹也不富裕的原因。
只要能活着活到这里,活到现在的灾民,都有一个很好的求活的经验。
登记那人这才满意的在本子上写上他们的名字,以及籍贯,然后让他们一个个摁手印。
“好!你是自愿的,是灾民,这一点没错,是吧?”登记的人再次跟他确认和强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