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生产队管的真宽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那么身后两个闺女就能稍微帮衬点。

小孩儿,14岁以下的必须要学习,进学校里面,每七日回来两天。

你家分了多少田地?”

既然是去吃稀饭的,俺们在家也给你们煮了稀饭,还磕了好几个鸡蛋。

如果,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可能这一季种下去两个月后,收获的只能是饿肚子。

既然,种了学校分的地,就要服从学校的条例,和管理。

什么?你想要把这只老母鸡拿去给炖了?

并且耕种的时候,还会组织人一起,所谓人多力量大,一户几十亩地也不是太难。

(这里省略一下步骤,有想看分田地时候的方法,可以到网上去搜。)

如何看到那个丈量土地的工具能达到一圈,其实就是在其中一根辐条木棍上绑上一根红绳子,看着那根红绳,转了一圈,那就是一圈。

别把好田都给发完了啊!”

最重要的是手里的木碗很新,也没有上漆。

没想到来到之后,被校长他老人家安排的很好。

所以你放心!”

那锅还在灶头上温着呢!

灶膛里还有轻微的炭火,老二媳妇儿一边往灶头上拿木碗,一边说:“三个孩子在学校上学去了,七天能回来两天。

在14岁以下的所有女娃都必须去学习,去识字,去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14岁以上的女娃也要去进行军事训练,民兵训练,以防备如果有一天日本人再次打过来,俺们如果不进行抵抗的话,将会失去俺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俺们的田地。

王二一边说,一边冲那边那个有点残疾的男人喊了一声:“队长,俺先领俺哥和两个侄女回去。

如何给稻种发芽,什么时候适合播种秧地,秧地又需要是怎么弄?

播种水稻的水田需要怎么弄,水要有多深?

没错,就连水多深都是学问。

现在给你一个任务,给你家老大介绍一个女人。

包括这个屋子也很新。

俺希望咱家,不只是俺们还有儿女们,都可以富富贵贵,顺顺利利。

走,先回家吃饭,吃完饭,俺俩再陪你们去领田地和房子。

老大显然是没想过让自己两个闺女去学习,如果每个人口都可以分到十亩田地,那自己一个人肯定耕种不了30亩地。

这么宝贵的鸡蛋被蜈蚣糟蹋了,老大觉得自己可能会心疼死!

王老大死死的盯着那根红绳,一圈一圈的瞪大了眼睛数着,生怕分田地的工作人员给他分少了。

每个人十亩田地,三个人就是30亩,这万一少给一亩两亩的,哭天抹泪都没办法。

大哥,俺想爹娘了!

被饿狠过了的人,总是会把耕种土地摆在第一位。

所以,王大坚决不先去吃饭:“老二,俺还是先把房子和地领了再说,每个人口十亩水田。

要抽断棍子的。

这些,都一一的教他们。

这些凳子也是,桌子也是,床也是。

王二的媳妇,王李氏早早的就等在路边,远远看到大哥和两个侄女,赶紧迎了上来。

校长是个好人,而且是个大好人。”

而且粥是热的时候,鸡蛋不会有太腥的味道。

不过现在晒场上空无一人,王老大来早了,那些新来的难民,灾民们都还在饭堂吃饭。

俺们有房子,有田地,有锅碗瓢盆,有床,有被子,有水井。

然后火急火燎的跟着老二两口子回家,一进屋就闻到了大米粥的香味。

上个月时令正好,俺们家种的是水稻。”

“大哥,素梅素竹!

每来一批人,在分完田地之后,安排妥当之后,都会有人下来核实田地发放的是否到位,以及田亩是否给足。

吃完饭,再来领田地和房子。

回去吃鸡蛋,鸡蛋放久了,让蜈蚣给偷了。”

要知道中原地带,那是种麦子的地方,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水稻,更别说知道如何种植。

大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不过,等分了田地,定了房屋和户籍之后,素梅和素竹肯定是要去上学的。”

白天在干完活之后,还需要进行军事训练,俺们现在虽然是农民,但是也是每一个预备的民兵。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有点残疾的生产队长,居然懂得如何去播种秧苗,种植水稻,以及期间如何除草,防虫,还有施肥。

你家种完了吗?

不过很快,就被生产队长还有负责发放房屋和土地的生产队工作人员给带过来。

分田地40亩,现在跟随工作人员前去丈量,然后钉界桩!”

他没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叫做度日如年。

看老大一边喝着,一边打量着屋子和屋外。

营什么来着?”

就跟大夫说吃狗肉,吃羊肉补补一样吧!”

大女叫素云,二女叫素月。

“50亩地全部种完了?

就五个人怎么种50亩地?

老大心疼的:“咋喝个稀饭,还磕上鸡蛋了呢?

赶紧回去,赶紧回去。

老二点点头:“俺家五十多亩地,全部种完了。

一旦有敌人来犯,不管是土匪还是山贼,又或者是滇西的刀客,哪怕是日本人来了。

就比如说这些木碗,全部都是那个木制加工厂做出来的。

桌子很新,并且没有上漆,凳子也很新,也没有上漆。

你咋会种水稻呢?

要是一个不小心,那不是糟贱土地又糟贱时间。”

回到第31生产队的居住区。

俺们就可以依据这些房屋进行节节抗击,拖延时间,等待大部队增援。

老二媳妇儿,把三碗粥放在老大与两个女儿面前,是的,他们有桌子。

俺们什么都有了,如果是在老家,俺们有这么多东西,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

在中原地带有鸡蛋打破了或者煮了,炒了,不放过夜的说法,说是会招引蜈蚣。

“你是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识字读书?”

也有名字,你不是给你女儿起了几个名字,素梅,素竹,素……俺就跟着起了两个,素云素月。

“14岁以下的都要去读书识字吗?

一边说着,一边干净利索的盛着着锅里面的鸡蛋粥。

丈量土地的那个家伙,其实很简单,就像是一个自行车轮子,一个非常大型的自行车轮子,拆掉了那个钢圈一样。

是的,每一个村落生产队都会有一个特别大的晒场,而且还是专门申请滇边州那边运来的水泥铺成的。

“李二狗,一家四口,户主李二狗,妻子李苏氏,一儿一女……

桌子板凳和床什么的。

学校是把他们现在掌握的土地分发给俺们这些穷人了,前两年没有税,两年后收1/10的粮税。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把老大给震惊坏了。

现在跟随工作人员前去丈量,然后钉界桩!”

在中原老家,中原人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捧着自己的一大碗面,就着大蒜,蹲在门口屋檐下,稀里胡撸的一顿嗦。

你明白吗?”

“张组长!

但真的不合适,我大嫂刚去没多久,这就让我大哥续弦,这有点说不过去。”

王老二一脸为难,他对自己大嫂也很有感情,长嫂如母,自己大嫂刚饿死没多久,就让大哥又娶一个。

怎么感觉有点狼心狗肺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