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估计史迪威将军没见过我,就算见过我也不记得了!”
现在常乃超副校长指挥的人足有日军的几乎一半的人数, 他现在打的很悠闲, 要不是打电话回去请示后,得到的指示是不要把日军打得太狠, 就现在这个焦灼的状态就可以了。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有一个数据称二战期间,平均2800发炮弹才能击落一架飞机。
陈潇回了个礼之后,给他介绍史迪威将军和蒙巴顿:“常副校长,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盟军的作战参谋长,史迪威将军。”
“蒙巴顿将军这话说的有理,虽然德国人的陆军横行了整个欧洲,并且几乎所向无敌。
说过你的基本情况,听说你上过黄埔军校和去德国留过学。
常乃超点了点头,战场轮训, 校长电话里跟他说过的。
最好是,能对人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用泰山压顶之势对敌人进行镇压。
但是这个数据是在没有近炸引信的炮弹的情况下, 在拥有了近炸引信之后, 对于高炮击落飞机的成功率提升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然后从此他们,就不太敢进攻拥有防空炮防御的阵地。
所以现在日本人驾驶的飞机,只能吃了这么一个哑巴亏。
虽然他也知道这个民兵团原本就很厉害,比天底下所有的民兵都厉害。
可是柳玉娥是一个营长, 是航空营, 地勤营, 雷达营, 以及高炮营的大营长,是整个。航空体系的军事主官,而不是高炮营分配到这里的一个高炮连的军事主官。
按理说在战场上是不允许敬礼, 但这里不是指挥所嘛!
如果这里都不安全, 不管敬不敬礼都是要死的。
陈潇很快带着史迪威将军和蒙巴顿来到他这里,常乃超这回终于扔下所有事情迎接到了这个隐蔽的指挥所的门口。
其实你应该来我国的军校学习学习,让你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陆军,或者美国的西点军校也不错。
不过,不管对方意思是什么意思,常乃超副校长这句话是一定要接过去的,并且要不卑不亢地接过去。
不过, 在印度兰姆训练基地时, 罗杜两位长官曾经介绍过这位常副校长。
如果英军一开始就能研究得出,带有近炸引信的高射炮炮弹,伦敦就不会被德国飞机轰炸的这么惨。
最重要的是,现在日军虽然攻的如此艰难, 并无寸进,但是对方的士气还在。
按理说你一个切磋失败的将领,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好了,出来显什么?
有这么刚见面一开口就直接否定别人了吗?靠否定别人来抬高自己。
史迪威露出笑容,他还真记得眼前的这个人, 他们确实见过面,但并没有仔细的了解过。
不过在现实历史中能够成功运用到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只能是四四年以后的英美两国。
或者是,创造出什么别的优势。
能够减小伤亡, 并且能更好的杀敌,等等而已, 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他给史迪威还有蒙巴顿敬了个礼,这俩人也礼貌的回了个礼。
常乃超皱起了眉头,他不知道眼前的蒙巴顿是不懂这边的人情世故,还是故意这么说。
但并不妨碍他开口怼:
“虽然德国人的陆军很厉害,但是德国的陆军是注重大装甲集群的快速进击,不适合你们。
常乃超副校长依然时刻在关注前线,但是柳玉娥已经回头去迎接陈校长去了。
蒙巴顿将军,你觉得呢?”
(新书开书了,这本老书会保证写好写到完本,但是新书也需要大家关心一下,支持一下。
《核后两百年》说的是核战过后两百年,重建文明的硬科幻。
请大家帮忙点个收藏,并且阅读一下,来个追读值嘛!
这样编辑才会给推荐,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