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早上吃的是年夜饭剩下的菜。肖月想起了前世的时候,大年初一早上都是要吃饺子的。但是这里没有饺子,肖月总感觉过年少了点什么。
初一就是在家里等着邻里间相互的拜年,肖月跟杨昌发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呆了一天。
大年初二的时候肖月跟杨昌发回了娘家,这里的习俗是出嫁女儿回娘家一般是在初三,只有家里有人过世没有过三周年的话就是初二回,过了三周年也是初三回。肖月的奶奶去世才一年所以肖月就在初二这天回了娘家,杨昌发也拄着拐杖跟她一起慢慢的往娘家走。
回娘家的节礼是吴氏准备的,这种关系脸面的事情杨老爷子向来是很注重的,吴氏也不敢太过只是准备的东西却让人无语。吴氏就只是给了2斤的猪肉和一包点心,杨老爷子是注重脸面但只关注儿媳回娘家带不带节礼,至于带多少那就不关心了,反正带多少就只有娘家人看到,但是若不带那走在路上就被人看到了。杨昌发看到节礼这样少的时候就让肖月带了5两银子给岳家,自己受伤岳父岳母跑前跑后帮忙,自己孝敬他们也是应该的。
肖月跟杨昌发到肖家的时候肖老爹在堂屋等他们,郑氏已经在厨房忙着中午的饭了,弟弟妹妹看到他们回来都很高兴。
肖春看到杨昌发就赶紧快走几步搀着他坐到了堂屋的椅子上,肖星端着水过来让他们喝着暖暖身子。
肖月在堂屋呆不住就去了厨房帮郑氏的忙,“娘,我来帮你。”
郑氏回头笑着说:“你回来就是客人了,怎么能让你动手。”
“娘,瞧您说的,我就是嫁出去了不还是您的女儿回家哪里算是客人呀!”
“你呀!”郑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笑着,虽说是嫁在同一个村里,但是平日里她也要照顾一大家子而且闺女上头有婆婆没事不好回娘家,所以也不是经常能见上面。“月儿,你在杨家还好吧!”
一天没在家,炕早就冰冷了,肖月赶紧去加了点柴。
结果到最后就乱了,不知道怎样才能给自己的孩子挑个好的,肖月把这些说出来郑氏跟肖老爹的心中也就有了衡量的标准。
郑氏笑着说:“怕什么,又没有外人,都嫁人了怎么脸皮还这么薄。”
肖老爹点点头。
肖星是个腼腆的姑娘,在饭桌上就只是吃着饭不开口说话,大家说到高兴的地方她会跟着大家一起笑笑。
肖月的脸都红了,“娘,你说什么呢?这么多人,你....怎么说这个。”
郑氏和肖老爹听得直点头。
出去就看到李氏正在杀鸡,肖月很好奇,要知道杨家就只有年夜饭杀了只鸡,平日里除了杨昌富谁敢动这些鸡,吴氏能追着骂一天,怎么今天会杀鸡。
肖月知道肖星是到了该找婆家的年纪了,但是肖星的个性绵软,肖月想一定要找个家里和睦的,不然肯定会被欺负死的。
杨昌发感到心里暖暖的,被人关怀的感觉很是不赖。
“好了好了,不说了,你这孩子。星儿,你去厨房里的锅舀点热水来。”郑氏支使着肖星出去。
肖月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事。
因为肖家没有亲戚,所以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坐在一张桌子上。
她对着郑氏说:“娘,你有没有问问星儿有没有看中的人。”
肖月明白在每个做娘的女人心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怎么看别人家的孩子都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孩子,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行。
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说开了,肖老爹和郑氏有了寻找的目标。
郑氏说:“没错,这也是我跟你爹的想法,行,你这么一说娘心里就有数了,你不知道娘心里就是没底,不知道该给星儿找个怎样的。”
郑氏沉默了一会儿说:“你们到时候再看吧,现在说是什么都没用,也只是自己想想,到时候分家要有里正跟族长作见证的,你公爹和婆婆太过分里正他们是不会不管的。”
果然肖星出去后,郑氏对着肖月说:“月儿,星儿今年15了,我想着要给她找婆家了,找好了在家里养一年再出嫁,你说怎么样?”
整个饭桌气氛都很好,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不像在杨家吃饭时让人感到压抑,一旦有个什么好的菜没几筷子就被抢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