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撇撇嘴说:“一两,多了没有。”
吴氏眯着眼睛说:“这么点,那行,你不用出了老三考上做官了就给你们分家,你们就留在临水村里。”
“娘,你这话说的,老三读了多少年的书了,那都是咱们这一大家子供出来的,到享福的时候就把我们抛下,你们还真是有良心呀!”李氏听到吴氏这么说心中又有点不甘心,自己劳苦劳力地干的这么多年供着老三,临到最后这一次放弃那自己以前的苦不是白受了,但是想到出钱又有些心疼。
这边李氏还在纠结,那边杨老爷子已经直冲着杨昌发和肖月问:“老二,你们呢,你是一直上山打猎挣钱,作为老三的哥哥你能给多少?”
肖月心中嗤笑,这会儿就是哥哥了,平日里这个家根本就没有人理他们二人。
杨昌发看着杨老爷子说:“爹想让我们出多少,20两我们拿不出来,我回到家里才一年多,带回来的钱都被娘拿去了,每次打猎卖的钱也都交给娘了,我哪里来的钱。”
杨老爷子听到杨昌发的话脸黑的不像样子了,在他看来杨昌富这是为杨家争光,杨家的人就要倾尽全力的支持,没想到......
他深深地抽口烟说:“你们这么说是都不想出钱是吗?你们都不姓杨是不是,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你们没有本事,老三有这个机会,你们都不支持怎么对得起杨家的列祖列宗。谁都别想跑,不出钱就别姓杨了。”
吴氏听到杨老爷子的话扫视着几个儿子说:“赶紧掏钱,这本就是你们做哥哥嫂嫂的应该做的,也不想想老三做官后你们不是也沾光。”
肖月跟杨昌发倒是不想沾光,可是也知道这回是一定会掏钱的。
在乡下供个读书人是很不容易的,人家只会想着如果家里有个出息的,这家人都会跟着享福的,所以杨家人要求他们出钱的事在别人眼里也是应该的。只是这出多少还是要说说的,出得多了自己心里不舒服而且李氏也会怪他们。
杨老爷子一听关系到做官,这可是马虎不得,于是马上关心的问:“老三,既然要请客那就得好好的请,这样吧,你带30两去。记得跟县令的小舅子打好关系。”杨昌富听了连连点头。
杨昌贵听了他的话也是赞同的,毕竟自己弟弟考秀才是大事,还是应该出点银子的,但是自家的钱都在自家媳妇的手里,他也做不了主,所以只能看着李氏。
吴氏把林氏支出去,她自己还得想想,怎么才能少给老二他们分东西,最好让他们净身出户。吴氏就这样在屋子里一直思索着,应不应该分杨昌发他们出去。
第二天一早杨昌富便离开了,到放榜还得二十多天,所以杨昌富走了,杨家的生活还是得继续,吴氏自从幺儿走了之后就整天的算着日子。
“娘,你在吗?”林氏站在屋外喊道。
李氏听到杨昌发的话满脸的不高兴,心想:跟着自己这房走,这钱要是出少了公婆不高兴,要是出多了自己不高兴。二房两口子真不是东西,这么个烫手山芋让自己接,但是自己是大房,他们这么说自己也没有办法。
肖月想他们出多少还是跟着李氏走吧,毕竟他们是大房,越过他们也说不过去,再者按照李氏的性子肯定不会出多少的。
林氏一听有戏,她眼睛都亮了,“娘,这相公刚做官就分二哥他们出去,会不会惹别人闲话呀,这要是让上面的人知道了,相公的品行不是就有亏损了,那还怎么做官呀!”
看到吴氏高兴,林氏继续开口,“娘,相公如果做官了,咱们家就要去县里面了。”
吴氏满脸的喜色,“老三这孩子就是有出息,小时候就有道士说过他是做大官的命。”
林氏也是日日盼着相公回来,那样自己就能过上官太太的生活了。而在家里她也没有闲着,她仔细的想想觉得还是得为自己家的将来打算,以前是因为自己相公念书需要钱,现在自己的相公马上就要当官了,家里没有分家难道将来还要带着这一大家子一起去,那可不行。
吴氏听到之后心中想,是呀,如果老三做官了却把老二分出去了,别人肯定要说富贵了不认兄弟了,可现在老三还没考把老二分出去了,别人也不会说这些话,这村里分家的人也不少,是了,还是要跟老头子提提这事。
杨老爷子最后拍板,“你们两房每房10两银子,我和你们娘再添10两,谁再多话就把这30两全给掏了。”杨老爷子说完大家就都没再说了,这话就等于是定音了。
吴氏看到已经决定了,心里的大石头就放下了,她就怕这些钱都要自己出,“既然都说好了,这会就回去把钱全都拿出来吧,老三也要收拾收拾准备走了。”
“进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