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爷子不自然的咳了一下开口,“他们现在住的屋子给他们,再给他们10斤白面和10斤大米。”
“就这样?”里正开口问。
杨老爷子在三人怀疑的目光下点头。
杨族长目光如炬的盯着杨老爷子,“二柱,这就是你分的家,昌发不是你儿子?”里正不好管别人的家事,但是族长却是可以管的。
杨老爷子尴尬的看着杨族长,“族长,这个是我们已经说好的了,老二他们也已经同意了。”
杨族长瞪了杨老爷子一眼,转头看着杨昌发说:“昌发,你同意了。”杨
昌发点了点头,杨家都已经说好了而且杨昌发也同意了,杨族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然后杨秀才就把这些商量好的写下来一式三份。
杨秀才正在写的时候,吴氏进来对着里正说:“里正,既然这分的东西都写了,那么我们老两口的供养也得写吧!”
肖月听到这里只想说这人脸皮真厚,但是这也没办法。这分家的儿子给供养是天经地义的,她跟杨昌发对于给供养这件事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里正对着吴氏说:“那供养每年给多少?”
因为要买的东西多,所以杨昌发去肖家借了牛车。
杨老爷子对他很是埋怨,但是肖月的话又让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了。杨老爷子的脸色缓了缓开口说:“行,就按老二说的吧!”赶紧弄完了分他们出去免得让自己生气。
郑氏看到女儿的暗示,明白她的意思,她咬咬牙也就没再说什么。只要自己的女儿分出来就好。没分家时,自己老是怕吴氏欺负她,现在分家了也就好了。
两人先是去了杂货铺子,肖月买了盐、、酱油、菜油、醋等调料,又买了碗、盘子、筷子等一些东西。
肖月想以后盖新房一定要用青砖垒个灶台,再用石板铺灶面,这样看着也干净整齐。
肖月对着杨老爷子说:“爹,我们两只能给你们这些东西,你看看同意吗?”
肖月看着她伸长着脖子一个劲的想看自己买回来的东西,觉得这人就跟嗡嗡乱飞的苍蝇一样惹人讨厌,她转了个身子背对着李氏挡着她的视线。
肖月跟杨昌发商量了一下就在屋里门口的位置垒个灶台,这样做饭的时候屋里的油烟很快就能出去。因为没有青砖就用石块跟黄泥垒,只要2个灶眼,一个烧饭一个烧菜就行,灶台比较简单一个下午也就好了,放一天让灶台干干就行了。灶台的面是用黄泥抹了一遍。
杨秀才写好了分家文书,杨老爷子和杨昌发按了手印,里正拿走了一份,这是要到衙门管户籍的那里换取户帖的。从此杨昌发和肖月就成了单独的一户人家,以后各种税、徭役都要分开了。
郑氏的脸色因为肖月的话变得很不好看,“那供养呢?”
吴氏喊道:“要什么地,家里其他人不要活了是吧,都给你们,老娘生了你,现在让你给养老的东西,难道不应该吗?老天爷,这不孝的你就该下雷劈。”
杨老爷子的脸色也很是不好,他是在生杨昌发的气,那些话在自家说说就算了,这会儿院子里全是在村里有头有脸的人,杨昌发的话真是让家里丢脸。
“每年3两银子,50斤面50斤米,四身衣服和过节礼。没什么,我们两个勤快点日子也就好过了。”肖月顾忌着杨昌发所以开口的时候给郑氏使了眼色。
李氏看着二房买回来的东西,越想越觉得他们藏了私房钱。不然哪能一分家就有钱买这么多的东西,她转了转眼珠用手肘撞了撞自己身前的肖月,“二弟妹,你们藏了多少钱的私房呀,刚分家买这么多的东西?”
回到家里的时候,李氏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肖月和杨昌发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回来,斜着眼睛瞅着他们,“二弟,这是去到哪里发的财呀?买这么多东西?”
杨昌发找来了同村的李大哥,他平日里就是到处给人盖房子。李大哥的人是不错的,就是他的媳妇李嫂子整天里说长道短的,跟杨昌发的大嫂李氏还有桂娘三人是村里的长舌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