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福叔笑嘻嘻地对着肖月说:“这是我家冯夫人,就是你小姑的主人。”
众人的眼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杨小姑的身上,杨小姑的脸色惨白,眼睛红红的。
肖月赶紧走了过去问:“小姑,你怎么呢?”
冯夫人轻轻地挑起嘴角,“怎么,姐姐这是不认识我了?”
杨小姑满目恨意地说:“你来干什么?”
那妇人扫视了一圈说:“你离家多日,怕你出事,妹妹我这是好意来看看你。”
杨小姑说:“你有那么好心?到底来干什么?”
那妇人开口,“我这不是来请姐姐回家的。”
肖月明白了,眼前这女人应该就是那个秀才后来娶的平妻了,听说是镇上的商户女,嫁给了冯秀才后只生了一个儿子。
杨小姑摇头说:“不用了,我早就被那个负心人贬为下人了,你是冯夫人了,那早就不是我的家了。”
冯夫人脸上尽是委屈,心中却闪过一抹不屑,要不是听说这贱人的娘家侄子做了县丞,自己才不会来这儿低三下四的,没想到她给脸不要脸。
吴氏说:“没错,自家人。”
冯夫人说:“您跟我客气什么,咱这都是自家人。”
那冯夫人马上明白就是县丞大人的爹娘了,赶紧让下人把礼品都送给了杨老爷子和吴氏,走过去说:“杨夫人,我来没带什么贵重的东西,一点小玩意还请你们收下。”
这头冯夫人跟吴氏一路回了老屋,吴氏进门就冲着李氏喊:“老大媳妇,赶紧去泡茶。”
吴氏比冯夫人大了十几岁,冯夫人为了拉关系还是叫她姐姐。
冯夫人说:“我是来看姐姐的,可是她好像并不想见到我。”
冯夫人连连点头,“谁说不是,现在可不就是县丞大人了,您也是官家太太了。”
吴氏说:“这是冯夫人,就是你姑父家的夫人。”
直到冯家搬回镇上,他才偶尔帮着冯家打听点消息赚钱。那天看到杨小姑他想起她是谁,就去了冯家送信,想讨几个赏钱。
肖月看着,真是佩服这女子的演技,瞧瞧这眼泪说有就有,满脸的委屈跟受了莫大的委屈一样。而且村里的闲话她怎么会知道?
肖月不着痕迹地把杨小姑挡在了自己的身后,对着冯夫人说:“冯夫人,我小姑从小就把我相公当作自己的孩子,现如今我小姑孤身一人,就让她在这里养老吧!村里的闲话无所谓了,毕竟谁人背后无人说。”
吴氏嘴上说着不要,眼睛却没离开过那套首饰。
听到这里肖月明白了,冯夫人恐怕是冲着杨昌富来的。
没想到杨小姑跟吴氏的关系并不好,而自己又可以从吴氏这里下手,这样倒是直接可以跟县丞大人套上关系了,不用经过杨氏那个贱人,否则这些年把她当下人,还害怕她报复,这下真是好了。
冯夫人装作不经意地说:“咱们是自家人了,有时间我还来,也让我那儿子跟他那个县丞大人的哥哥好好学学,免得没出息。”
冯夫人看到了,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套首饰,“吴姐姐,这是给您的,这是我们自家铺子里的,您戴着吧!”
进了堂屋,吴氏就跟着冯夫人唠家常,“冯夫人怎么会来我们村的?”
她就想了个办法,派人装作不经意地给临水村的人说杨小姑的事,当然都不什么好话,这样他们回去肯定会传闲话,这个时候自己再去解释清楚,帮他们解决这件事,好让他们欠自己一个人情,慢慢再套关系。
李氏点头,“原来是冯夫人,我是这家的大儿媳妇。”
吴氏客气了两下就接过了,“行,既然你都叫我姐姐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冯夫人听到吴氏跟李氏说姑父,眼中闪过一抹不喜,自己以平妻身份进门,尽管后来扶正,可这仍是她的痛处。
冯夫人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递给李氏,“第一次见面,这见面礼你别嫌弃,拿着耍吧!”
吴氏的眼睛也跟着盯在金簪上。
杨小姑点头闭上了眼睛,肖月给她盖好被子走了出去。
那个福叔开口道:“杨氏,你不过是冯家的一个下人,没经过主人同意就敢私自逃家,你就不怕冯家送你去大牢里面。”
冯夫人的眼睛里马上出现了一层水雾,“姐姐,你还在生我的气吗?我知道村里现在有你的闲话,妹妹来就是为了解释这件事的。”
冯夫人压下心中的不喜,笑着说:“嗯,看着就是个伶俐的人。”
李氏赶紧接过,满心欢喜地插在了自己的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