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在对抗宁王这一点上,他和我们是一致的。不过他的二子董允毕竟是因为孟家而死,要说他一点都不介怀,我也不信,或许他是想拉起一支军队自立,在南方做个土皇帝吧!”
“唉,此事说来悲痛,我儿董允正是被宁王手下绝杀军的刺客所害,在下与他实有不共戴天的杀子之仇,宁王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若登基,第一个铲除的并非是你徐家,而是我董家,为了自保,在下不得不出面联合众人进行周旋了!”
徐老太爷也是听了心中兴奋,一拍大腿构想出最糟糕的场景,却也比此时的处境强上许多。
“好,有了令郎的军队,我们便有了周旋的余地,就算是宁王最终攻下了汴京城这种最坏的结果,我们也可以在军队的护卫下一路南下,大不了偏安一隅,总好过现在抄家灭族的好!”
徐达见对方客套,忙回应着,却是一句话就道出了事情的正题。
“董重?这个时候他来干嘛,难道是商议怎样讨宁王欢心的吗?”
“原来如此,那就难怪了!”
该说的都已说完,事情也是谈的差不多了,时间的约定自有各方商议后敲定,董重也不磨叽,直接抱拳告辞,走的那叫一个潇洒。
“哈哈哈,贵客临门,我们徐府今日还真是蓬荜生辉啊!”
“军队这块请徐老太爷放心,我儿董袭本就在淮南任职,目前秘密联系了一批爱国人士,准备就地起义。目前宁王的军队都拉去进攻汴京城,我们只要筹划得当,收复整个南方的失地不是问题,到时还需要徐老太爷安抚众人之心,防止他们的反复!”
“不敢不敢,在下来的唐突,实在是情况紧急,叨扰之处还请海涵!”
不久,徐渭返回,问出了一个盘在脑中的疑惑,
见董重那谨小慎微的样子,徐达会心一笑,随口解释了一番,打消了他的疑虑。
徐家之主已经开门见山,董重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只是心存疑虑的朝着大厅周围扫了一眼。
“既如此,那我也不多打搅了,城内人多眼杂,在下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董大人的话对于我徐家而言,确实如久旱逢甘霖,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赐教!”
只是这个问题徐达没有立刻作答,而是笑笑,闭上眼假寐着,旁边扶着轮椅的徐渭替自己的老父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徐达说出了最实际的武力问题,哪知董重对此早有计划,当即侃侃而谈,竟是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着自己和徐家商议好后振臂一呼,到时便可夺取几个重要的城镇,以点概面,迅速的将整个南方所有的地盘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继而作为同宁王对抗的资本。
“徐老太爷不必太过悲观,在下已经联系了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和青城书院的人,他们都愿意为这天下的黎民出一份力,出人出资帮助我等,何况岳麓书院的人和我一样,还和宁王有着血海深仇,一听我的提议,几乎是毫不犹豫便同意下来。在下前来金陵织造府,也是出自他们的主意!”
徐渭有些不知所谓,一头雾水搞不清对方的来意,唯有徐达紧锁着双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忽的眼睛一亮,大喊道,
听到宁王二字,徐渭脸色惶恐,赫然望向淡然以对的父亲,一时间差点没惊为天人。
“目前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宁王大势已成,可以说攻到汴京城下,已经说明他成功了,登基为帝只是时间问题,若是实在不行,只有遣散家中的优秀子弟,让他们隐姓埋名,去延续徐家的香火了!”
“父亲,您觉得这个董重为人如何,是否可靠?”
“也好,那老夫就不多留董大人了,文长,送客!”
“放心吧,董大人,刚刚老夫就已经吩咐过,所有的下人都不会在附近出现,有什么计划大人但说无妨,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就在这让人沮丧的时刻,徐府的家丁突然前来禀报,
徐达则紧紧盯着董重,直到将对方看的有些不自在,闪避开了目光,这才悠悠回道,
“哈哈哈,来得好,来得好啊,这下我们徐家有救了,文长,快,赶紧推着我去见见这位总督大人,说不得他就是我们徐家的救星啊!”
望着厅外空旷的地面,徐达再次悠悠的说道。
只是听到这样的话,徐渭整个人都不好了,有些焦急道,
“父亲,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答应他,这不就是与虎谋皮嘛!”
“呵呵,放心吧,就算他想自立,也得有人拥戴才行,他以为凭董袭的部队,就能号令那些书院的人吗?那绝对是痴人说梦,这位总督大人肯定会吃大苦头的!”
徐达老神在在的说着,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深邃的目光中透出一种讥粉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