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盏被拍卖的这天,惊蛰也去看了。
小姑回村时,没人想到他们一行出去只不过数月,就能带这么大批的物资回来。
卖饮品的赵家小哥,每日都来的很早,帮惊蛰占着摊位。
希望这批物资能帮着村里度过年关。
人来的不多,但能来的都是摸过看过,想要买下来的。
惊蛰有些心疼,“阿公,留下来的男子里,不是有个识字的吗,不如你教教他,也好为你分担一些。
阿瑶也拿着信来找了族老。
与许阿公和小姑算完了帐,夜已经很深了。
一番竞价之后,这酒盏以四百八十两的价格,被一位富态滚圆的碧水富商买了去。
“惊蛰信上说,去年繁育的那批羊羔,羊毛可以用了,让咱们今冬剪了羊毛织毛袜,她在那边有销路。
三天后,东西收拾妥当,小姑便带着书信与物资跟随赵家的商队离开了镇子。
“怎么不肯,大冬天的村里无事,今年也不用出去跑商,村里巴不得他来你这帮忙。
惊蛰这边,正拖着阿大的手,往刚过了明路的地契上按手印。
只希望村里人能记着她的好,别让自己女儿付出的努力白费。
她先拿了三百两,让赵员外帮忙采购了大量的粮食,与陆家村的土地能种的种子。
村里的粮食大部分送去了边塞,今年从塞上带回来的战利也都拿去换了高价的铁矿。
明年村里的种子她也会想办法的,叫咱们不用操心。”
这也给她积攒了不少口碑,发展了一些人脉。
惊蛰满口答应,各自收拾着睡下。
惊蛰这么着急赚钱,也是想帮着村里熬过今年冬天。
分别给二叔阿娘和阿瑶写好了书信。
他留在村里也是无事可做,便跟着一道去找惊蛰。
扣除交给保局的提成,加上前些日子展出时所赚的钱钞。
这比他们当初的估价高出一倍。
雷阿婆忙道,“那怎么行,主子在外面忙碌,我们是该等着主子回来伺候的。”
这酒盏前后为惊蛰他们赚了八百多两钱钞。
等我回去,一准将他给你带来。”
能去那种地方消遣的,大多都是手里有闲钱的,钱钞应该好赚些。
等他们回到小院,孩子们都还没睡,眼巴巴的等着他们回来。
小姑数着银子,头也不抬的道,“将谷雨叫来不就行了,他在外头跑了几年,又会算账,再叫阿公带带不比费心费力的培养旁的人强。
因为烧烤需要时间,等着的客人便会去旁边的摊子走走看看。
让他们处理些家里的事倒是可行,若是将来要替你去外面见人,办事,让面上有刺字的奴才去,却是不妥。
与他们同去的,还有一直借住在惊蛰家里的铁栓。
“阿大乖,我保证,这是最后一个,按完了这个咱就回去吃肉。
随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做。”
“真的?”阿大歪头问惊蛰,见她点头,这才伸开紧握的拳头。
伸出手指,沾了红色的印泥在契约书上按下了手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