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斥了一声,“你就不能谦虚些,快别闹了,抓紧时间,帮我看礼单吧。”
“姑娘尽管放心,这事是我与公子商议过的。
如何能从礼单上就断定当地会是这种气候,适合栽种这种作物?”
从当地盛产的作物就能大致判断出,那处是沿海还是靠山,是多雨还是干旱。”
阿杏看了看窗外,“饿了,吃了午饭在忙吧。”
但与粮食耕种有关的一切,都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可以随意交换买卖了。
若小王爷要给其他封地送种子,我还得附上栽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咱们还要在江源待两年呢,若是江源有什么不好的,对咱们也没什么益处。
“庄叔,你有所不知,去年大岚受了灾,又经历了战乱。
今年特殊些,公子心里有数,姑娘不必担心了。”
我没亲自去看过土壤和地质,不好把话说的太满。
听赵员外说,朝廷里会指派有资质的皇商。
小王爷他们负责江源的安稳,咱们负责江源的发展,相互协作才能走的长远。
话落拱了拱手,推门出去了。
阿杏用胳膊碰了碰惊蛰,惊蛰忙叫住正要出门的庄管事。
庄管事回身站好,对惊蛰说道,“姑娘说吧。”
若真是如此,那这些种子必须要在新规颁布之前就送出去。
“庄管事,我还有个事情,想问问你。”
“你下午干嘛?阿玲让我与你说,她和铁栓已经制了很多农具了。
这就去找公子商议一下。”
“这么多种植物,你全都知道,全都记得?
歪头轻笑对阿杏说道,“好阿杏,以后空了多看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与农耕相关的一切物资,都由这些皇商来经营售卖。”
阿杏翻了翻眼睛,“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你不是说过吗,小心驶得万年船。
“那些融出来的铁矿不当用,运回村里太费事了。
拿出纸笔,将各地送来的特产物资罗列出来。
阿杏轻戳惊蛰的额头,“臭德行,不玩笑了。
惊蛰自然不能对阿杏说,我上辈子就是干这个的。
这不都是你说的吗。”
话落喝了口茶,顺了顺嘴里的点心,接着对阿杏说道。
“你这死丫头,何须说得这么夸张,看把庄管事紧张的。”
庄管事点了点头,“多谢阿杏姑娘提醒,我心里有数了。
“这还不简单吗,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习性与特点。
阿杏看着写了满满一页纸的各种作物与特产,有些难以置信。
阿杏掏出帕子,帮惊蛰擦了嘴角上的点心渣。
庄管事双手叠放身前,微微一笑对惊蛰道。
我在白石城里听说,今年王上要颁布新规,虽说鼓励农耕,减免赋税。
否则若落了口实,确实对江源以后的发展不太好。
从中判断出当地的气候条件,与适合耕种的作物。
“用不完就卖,你怕钱烧手啊。
这次你去白石城,再顺便打听打听,各地农耕用的工具。
我要收集些资料,以后有大用。”
阿杏点头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