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寨里来了不少妇人,帮着整治这顿寿席。
又武苏青媖本想让他负责仁州的铺子的,但他放心不下他娘,二房也要他撑起来,苏青媖便安排他到集镇管几个铺子。
再看站在她旁边的丫丫,八岁多了,上了学,整个人都变得活泼开朗了。
苏青媖便也照着山里的规矩,打算在苏父四十九岁的这天给他过个大寿。
“好。谢谢外婆。”
“不要!”小胖墩见小宝哥哥朝他追来,转身尖叫着跑开。
苏青媖看着她儿子就是一脸嫌弃。她平时是少他吃少他喝了?瞧这一副馋嘴的样子。
小宝的爹都是一方节度使了,比他们的官可大多了。
“哼,宁宁才不是小胖墩。哥哥天天学武功还抱不了宁宁,没用。舅舅都能抱。哼。”
“发什么愣呢?就等你开口了,再不开席,饭菜都要凉了。”苏母捅了他一下,这大喜的日子,一家子孙绕膝,还想东想西的。
不就是想你大儿子了吗?
苏家如今也没请下人,如果有事,就在寨里喊一声,寨里多的是人来帮忙的。
定是儿媳妇不想回来,才让他们母子,祖孙不得见。哼,不回就不回吧,她缺人伺候吗?她有儿有女,孙子孙女绕膝,有吃有喝,钱财也不缺,爱回不回。
苏父一一看过苏家这几房人,看着他们如今在寨里都把日子过起来了,而且人丁兴旺。脸上便一直带着笑,只觉得对得住苏家的列祖列宗了,不住地冲着大家傻乐。
“开席。”苏父高兴地扬声说了句,大家便动了起来。
夏荷也嫁在了山里,今年年初也生了一个女儿,今天也抱着女儿,带着女婿来给大伯祝寿。
青媖是个有福的,他也不担心她。
“哈哈,我们小宝都饿了啊,那快快,一会坐外公身边,外公给你夹肉吃!”
山里给老人过寿流行过九不过十,过零不过整。
“哎呦,你慢点跑。”苏母见两人一追一赶的,想去拦的,哪想到那兄弟二人跑得飞快,她还撵不上,只好算了。
丫丫前两年也进了学馆,交了不少好姐妹,放学回家有姐妹们相伴,有时候也不跟大宝小宝们一块。
三年了,二房的又武也娶亲了,娶了一个山里的姑娘,如今也有孕在身,再过不久就要生了。
不回就当你们死了。
不是,是比他们都强。
“丫丫呢?”往他身后看了看,没见到人。
次日,是苏父的四十九岁生辰,苏青媖早早就决定在家给他过个生辰,把苏家几房人都叫到一起,大家一起热热闹闹。
孙子都四五岁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见一面。在路上见了,爷孙怕是都不认识。
大宝笑了笑:“弟弟平时在外面很稳重的,在自家里,在家人面前才这样。”
苏青柳被韦福昌扶着刚好走到她身边,笑道:“你就知足吧,两个儿子一个稳重,一个活泼,还都这么懂事,你还嫌。你看看宁宁,方才就捉了鸡腿在啃了,满手满嘴的油,差点没把我嫌弃死。”
“娘,弟弟还小,经不住饿。”丫丫见她娘又说她弟弟,忙替弟弟说了一句,弟弟才三岁,懂什么,娘就说他。
看着苏青柳跟丫丫大眼瞪小眼,苏青媖和韦福昌对视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