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立国时间较短,如果算上文成王李自敬,不过区区十来年,物产贫瘠,民众不多,故而偌大的宫城占地只有百亩,不及紫禁城十分之一。
就算如此,王宫也是消耗了李自成多年来的积累与劫掠,耗费近百万。
而如今,一场大火从西南角烧起,直接没了两成殿宇,对于康国来说,没有三五十万,根本就无法修复。
李嗣颇为气愤,但就算如此,他还是压抑着忿怒,召见了群臣。
文臣以宋企郊为首,武臣以李莱亨为首,可谓是齐聚一堂。
议题,自然是对卫藏国开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莱亨虽然桀骜,但此时却颇为恭敬:“殿下,据臣所知,那群鞑子们已经在聚敛钱粮,操练队伍,准备随时出兵。”
“这偌大的高原,除了咱们康国以外,还有他国吗?”
“凡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臣请殿下发兵,以卫藏国意图行刺王上为由,大发兵马。”
“好嘞!”
本身没有粮食出产,其必然会导致粮价高企,从而造成动荡。
“殿下莫要激动。”
甚至沿海地区的盐碱地,也有大户人家不惜代价地进行开垦肥田,企图再造良田。
朱静则不以为然:“殿下,川渝百姓享福数十载,也该为朝廷出力了,康藏地区纳入国土,对于百姓来说是件好事。”
北方那种闲聊与喧哗,在此时是看不到的。
茶这东西,在南方竟然已经成为了老少皆宜的饮品。
朱谊汐打眼一瞧,其高阁三层,轩窗四敞,自晨至夕,茶客如云。
“如今康国精锐齐出,仅剩下数万军队驻守都城,对于咱们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入得其中,朱谊汐颇有几分感慨。
坐在乌篷船上,船夫划桨船穿行过桥,江南水乡之感扑面而来。
小二笑着道:“都是一些常食,但做的精美,有口皆碑的。”
朱谊汐叹道:“长江这条水道,上连四川,中过两湖,可以说是黄金水道了,作为出海口所在,松江府尽得其利,成为大明第一重镇也是等闲。”
朱谊汐随口道:“多少钱?”
小门小户以种、养蚕缫丝为生,半亩八分田的收益,抵得上普通的小地主。
油菜、靛蓝、乌桕、黄草、灯草等商品作物旺盛,在北方很难见到。
相较于争相种粮食的中原各省,苏南和浙江地区则钟意桑蚕,,茶园,果园,药园等,从而是农、林、牧、副、渔并举,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集约化生产。
“对于松江府,朕是很看好的,这里超过苏州府指日可待。”
“殿下说的甚是。”朱静赞叹道:“您已经得其中三味了。”
逮至杭州后,西湖,雷锋寺等名胜古迹浏览了一番,朱谊汐又在民间走寻了一趟。
“是了。”朱静点点头,分析道:“在场战事,即使是胜了,无论哪一方都是惨胜,对于军队和国势都是不利的。”
茶馆中,有的把着茶壶入口,有半卧入口,有拿大碗畅饮,也有孩童拿着小杯子呡着,如同喝奶。
言罢,噔噔噔带至二楼,找了个包厢,朱谊汐制止道:“大厅中即可。”
“卫藏国素来桀骜,不服王化,以禽兽自居,屡侵我国疆土……”
甚至,几个女郎娉婷而前,嬉笑着相伴入楼,茶客们竟然熟视无睹,显然是早已经习惯。
“殿下,卫藏与康国相差仿佛,你觉得谁会胜利?”
卫藏国反应也不慢,他们一边派往使臣去往大明求援,一边点齐兵马应战。
在其中,松江知府被免职,内务府大臣王鹤由内转外,出任松江知府一职,可谓是大得其利。
蚕丝业在浙江的发展也不容小觑。
“我等十万兵,枕戈待旦!”
“海关都涨了,地方岂能不涨?”
一般来说,一亩桑田产值要比一亩稻田产值高三倍,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看,种桑要比种稻提高50%,
“虽然如今形势不同,但国朝绝不允许蒙古亡后,还有另一个吐蕃现世。”
“臣等愿为王上分忧!”
不过如今海关开启,海外的粮食输入,就能够有效的缓解粮贵问题了。
“瞧你说的,如今这拼音都出来了,三岁孩童都会官话了。”
在苏南的嘉定、宝山、太仓和昆山地区,每隔五六里,就有一座集市,其中大量的茶馆盛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而康国体制一如大明,文官以任,武夫守边,显然能胜之。”
“衣被天下”的松江府,西到江西、湖广,南到广东、广西,北到陕西、山西、直隶,甚至远销东北三地。
“红者有三,乌龙,寿眉,红梅;绿者有三,雨前,明清,本山。”
楚玉应下后,一旁随同南下的阎应元,则不解道。
其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更是水乡之景。
“这位爷,您是想喝红茶还是绿茶?”
耳边传来了江南吴语,朱谊汐如听天书,对此颇感失望。
“例如这人丁滋生了,必然是粮食多了,不然养不活,同时,盐、酒必然会增多,保暖的布自然也会增多……”
“陛下何以知道有人不缴税?”
这个市集不大,却依山傍水,从而形成市集,来往的舟船携带商品而来贩卖,兜售着来自各地的廉价货物。
朱存渠心情激动道。
“小的脑袋笨,若是聪慧些就能考科举了,如今只能指望下一辈了……”
“你这有什么?”
“春和园!”
就算是种水稻,南方的收益也远大于北方。
一旦有大旱,或者大灾,江南的经济作物将会遭受致命一击。
“但臣与您一样,都希望是康国胜,咱们底下的兵马虽然能上高原,但去卫藏国却是更是不利,让康国为王先驱也好。”
小二笑着带路:“别看小的身份卑贱,也曾读过几年书,切韵倒是硬啃下来了。”
数十大将一个个拱手而出,可谓是非常严肃。
“五银毫就成。”
朱存渠点点头,然后望着窗外,叹道:“昔日我与父皇商议康国事,父皇言语,长江黄河尽在高原,不敢让他国染指。”
其中每年行销天下的布达两千万匹,出口海外的也在百万以上。
言罢,一众武臣立马就笑容满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