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7  我在埃及参加了个旅行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么说着,李惠礼从文件袋中抽出一张个人信息表格,上面贴着的是老黄的照片。他在便签上抄了一行地址,又把表格放回文件袋,李惠礼拿着便签随手放在了书架处,便签却不听他的安排,从书架上落下来。

李惠礼说道:“要做的我做了,也没办法给你们,天意。”

他俯着身子,快速去捡便签。这一下蹲,一只放在底层架子上的纸盒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里面有一张长长的窄窄的毕业照片。他那个时候还年轻,脖子挺得笔直,真是有点萌蠢,人家都是背板挺得笔直,只有他像只鹅一样,伸长着脖子。他举手抽出毕业照,毕业照的背面夹了一些小小的,黑白的照片。都是些课堂课外的同学小相。有人站在讲台上,捧着书本唱歌,拍照者故意拍了他血盆大口的丑照。有人不屑一顾地在反驳者老师,站着比老师高了一个头。当然,他看见她了。普普通通地站在人群中,普普通通地笑,和如今时髦摩登的样子是两差。记忆中,他见过她四次。两次是读高中时话剧社,他们还曾做过朗读搭档。一次是在手机照片事件,一次是公告栏旁边。都是极小极小的小事,却毫无痕迹地给他留下了必生难忘的回忆,他也没有想到也预计不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他将来见了阎王爷也不会忘记的。

手机照片那次,他们大一,好几个不同科系组合在一起上大课。那位女老师最擅长的本事就是重复,深刻信仰着重复是记忆之母。她也不看任何同学,举着书本念起来:"浅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运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精神领域,是人的本能需要的重要层面。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此时距离讲台最远处发出窃窃地议论声和笑声,惠礼从不管这些,任何一堂课他都愿意坐在第二排,他知道他们在阶梯之上的世界有多自由惬意,来份满满豆芽的炒面,嗑些葵瓜子,传阅一点各种来路的绯闻笑料。有人递过来一只三星手机,折叠款,屏幕发着绿光的那种,惠礼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被突然递过来的手机给打扰,他下意识地发出"咦?"的声音。老师把书本挪开,就往台下扫了一眼,眼神一下就把发出声音的他捕捉住。她倒是没有什么很大的反应,就只是重新清清嗓子开始重复念教材。

隔壁的人推了推惠礼的胳膊,让他接着手机。惠礼没有接,手死死地放在桌面,握笔往纸上添着笔记。即便是这样的坚决,他的好奇心还是驱使着眼睛看了一眼屏幕。上面有一个短发的女孩和一个平头的男子在亲嘴,女孩很白,男子很黑,两人都有些惊慌,女孩手呆呆放在身边,男子的手划在半空中,停住。在这种动作里,人的样貌选不好角度是看不清楚的。可是在照片里,女孩露着半张脸,男人也露着半张脸,凑在一起是那么清晰。女孩是柯微里,他认识的。

另外一位隔着惠礼的同学迫不及待从他的身前接过手机。他笑着对那位传手机的同学嘀咕:"听说,这男的是音乐系的副主任,教音乐理论的。那女的——"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遭到突然窜过来的人影一击,被狠狠煽了一个耳光。他错愕着,捂着自己的左脸,仰头看过去,那个女孩短头发,皮肤发白,她正经历着情绪的波动起伏,带着怒气,肤色的发白,越发显得她的鼻头发红,好像随时都要哭出来。李惠礼看着她,下意识地又再次扫了扫照片。

微里从同学手里抢过手机,盯着李惠礼,凶巴巴地说:"看什么看。"

李惠礼面无表情,心里却有无数的错愕,眼前这个高中时期有点交集的女孩好像有一种力量,狠狠地往他的心里煽了一巴掌。是啊,他的清高冷淡不过是伪装,他跟他们一样有着旺盛的好奇,像个无聊的围观者。

老师发觉到课堂上环境产生躁动,和发生在她眼皮下的事情。仍然举着书念着,听得出声音与一贯的流畅稳定略变化,开始颤抖,甚至尾音有点分岔。微里才意识到自己站在八百多人的教室,做了这么一件事,她一眼看见门的方向,疾步奔过去。

教室里有人喊了一句:“哎,亲嘴女神!——跑什么跑?”

微里想拉开门,把这种毫无来由捕风捉影的嘲笑关在身后。老师咬了一下下牙槽,把始终不曾放下的教科书扔在地上,是的,二十多年的教书生涯里,今天算是一个里程碑,她发怒了。讲台下的嬉闹静止,大家看着她。

老师:“给我闭嘴,给我闭嘴,你跟我去办公室!”

微里就这么被她静止住,几乎之差一秒就可以逃离现场,老师挥舞着手,五根手指头上面全是明晃晃的戒指,有绿色的宝石,有灿灿的金戒指,也有细细的银圈。这些物件晃动着,形成某种肉眼能够接收到的光线,真真切切的线,也就是那么几秒的功夫,捆绑住微里,细致到手指头,脚趾头都无法动弹。她知道她完蛋了,事情闹得更大。

李惠礼恐怕是台下唯一看得见她那种僵硬,被捆绑,觉得完蛋了感觉的人。他觉得,这堂上的同学都太过幼稚,他们无法理解门口出逃的女孩,关注的重点都是那张照片上所呈现的种种八卦,错处,丑闻。而照片上那个吻,是两个人多么想靠近又不敢接近。生涩触动,满满的都是,快从模糊的像素里溢出来。他不相信简单的直线式因果论。一个人是不可能事先拟好一个既定目标,然后沿着一条直线达到目标的。决定一件事情走向的往往是复杂的矩阵因素,混乱中产生出秩序,不自觉中升华出悟性。他从一张小照片看出来这么多细微的东西,那又如何?男人的敏感这种事情总是很被人嫌弃的,不该表露出来。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只是个毫无牵连没有交集的围观者,他没有能够伸出手帮她一把。

……

这天夜里,李惠礼坐在地上,想了很多,不自觉的记忆翻涌着,手里不断传来信息接收的提示音,绿点闪烁着,窗外十字街头的绿灯也闪烁着,人们匆匆通过,快步疾行。他拿起手机来,同样还是一条雾霾预警信息,一共六条。他下拨着屏幕。

李惠礼说道:"都成信息轰炸,看起来,明天的天气还是值得留意,做好防护。"

终于,预警有人在意了,却也是个笑话。人们总是过度关心自己,又过度忽视自己,对自己都忽冷忽热,何况对他人他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