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镇北作为墨甲军的一员统帅,自然也是深得军心,这一战,卢东林特意安排他来镇守南城门,不容有失。
此刻既然少将军发话了,又名正言顺地持有虎符,这位负责城门的百夫长立刻下令叫人打开南门。
卢镇北见状重新带回头盔,走下城头,其上战马,带着一队墨甲军冲出了宛城。
墨甲军大多也都是重骑,卢镇北带队过了护城桥之后也不废话,很默契地与崔广那边配合起来追击那些慢慢撤退的南风铁骑。
此时也能看出南风铁骑作战素养不低,面对银龙军与墨甲军的双龙出海,他们非但没有自乱阵脚,反而是仅仅有序地稳步撤退,逐渐向城北包围过来的南风军大部队靠拢。
崔广的银龙头盔在阵中霎是显眼,卢镇北见状连忙策马追上前去喊道:“崔将军,不能再追了,南风军大部队靠过来了!”
银龙将军正追得性起,突然听到后方有人叫他的名字,但是战场过于嘈杂,而且又都是骑兵作战,马蹄声不绝于耳,一时间竟没有听清对方后续的言语。
还以为是墨甲军那边的领头给他呐喊助威呢,这让本来在修仙者那受了一肚子气正找南风铁骑解气的崔广更加兴奋,手中的长枪也舞得更凶了。
他在阵中冲杀的正酣,后方的银龙军阵中军师可是看的一清二楚,那边南风军大部队已经逼近,轻骑军若是进入了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可就是大大不妙了。
还有那些弓弩车,那可是连重骑都要退避三舍的武器。
当即他便示意旁边的传令兵吹响撤退的号角,一开始没有吹冲锋的号角是因为已经提前交代过了,就是要给敌人一种出其不意的感觉,但是何时战术性撤退却是不能提前得知的,所以通过号角的方式通知前军。
卢镇北见到崔广这边没有撤退,也不好独自掉头,只好一路跟着也杀了过来,此时听到银龙军那边响起号角之声,崔广终于是停止了追击的步伐,这才让卢镇北送了一口气。
不过南风军那边的动作显然更快一些,他们的主力部队居然没有选择硬攻北城门,而是不知何时偷偷绕了过来,看着架势竟然是想吃掉他们这股骑兵。
崔广之前追的太猛,导致骑兵这边与大部队稍微有些脱节。
这一抬头才看见那一排排弩车早已瞄准了他们这边,而弩车阵前便是他追赶而来的那些南风铁骑。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卢镇北暗道不好,原来南风军早有预谋,什么突袭南城门,包围宛城等都是战术,他们这是要引君入瓮啊。
不过这个射程虽然在那弩车范围之内,但也稍显勉强,并不是陷入了死局之中。
崔广立即策马回奔,与此同时南风军那边数十架早已架成一排的弩车也齐齐发射。
银龙军大部队这边也立即支援过去,在南门之外架起了长长的军阵,弓弩齐架,为急速撤回的崔广等人掩护支援。
还好由于距离尚远,崔广和墨甲军这边几乎没什么损失,南风军那边铁骑也需要修整没有趁机追来。
崔广等人也从两翼返回了银龙军阵中。
一时间,数量不到一万的银龙军横铺在宛城城西南外,大军之侧便是护城南桥。
他们的对面,也就是宛城正西方向的平原之上,凝聚了南风军近半之数,足有银龙军五倍之多。
两军对峙在护城河边,银龙军这边也没有着急入城,因为护城桥就那么宽,这一万将士入城的话,紧随其后的南风军一旦攻上来根本没法防御。
所以眼下才形成了如此的对峙。
虽然两军交锋的第一回合大晋国这边稍占上风,两军大阵中间几乎都是南风铁骑的尸体,但是损失这点兵力对于十万大军的大南国这边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若不是银龙军这边及时地吹响了撤退的号角,没准此时的崔广等人已经身陷重围,那么这场战役或许已经一边倒了。
崔广一时间有点后怕,陈道凡那几个修仙者对他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让他失去了原有的冷静,幸好有军师在。
他回到军中之后,立刻让一同归来的墨甲军将士们修整一番,带着卢镇北去找军师赔罪去了。
见到军师之后,卢镇北惊讶地见到这位不可一世的银龙将军竟上前一步单体跪地,主动向帐中那位军师大人请罪。
背对于他们二人的军师大人身着布衣,脚踩布鞋,一点没有阵前将士的样子,更像是从哪里请来的算命先生。
转过头来,两鬓斑白,这位军师大人看上去可不年轻,手持蒲扇,面色从容,看到一身墨甲的少将军仿佛一眼就将他认了出来。
他没有理会单膝跪在一旁的自家将军,反而是先冲着另一边说道:“久闻少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