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被骗亏损的投资客,肯定是憋了一肚子气的,再遇到第二个来忽悠的,就有个别不冷静的情况。
那样的话,叶小敏应该也得不到什么赔偿,因为她的实际损失实在是太小,就一丁点擦伤和淤青,以02年的物价和医疗费,拿着医院凭证报销也没多少钱。
(注:证监会在地方上的机构叫证监局,设在省一级)
几个女生显然没见过大世面,只是听顾辙说要去医院验伤,就有些怯场了。
省内其他几家券商“友商”的反应,平均比孙镇岳晚了半个多月。但根据林静静上次和顾辙透露的情况,那些“友商”为了捞快钱,吃相更难看,而且敢做越界的事情——
但顾辙何等老江湖,他敢做这事儿,显然是早就把局做得非常完美严密。
顾辙摇摇头,只能是手把手教:“所以才让你别耽误嘛!一般有伤情的治安案件,冲突后24小时肯定要验伤的,不然谁知道你是不是那次冲突中伤到的。
这样一来,也算是功德一件,能加速揭盖子的推动进程、倒逼着管理部门加快整肃。省里的证监局应该也会很快介入。
对方当初只是一时冲动,如今冷静下来基本智商还是有的。为了不进去蹲五天,就果断表示一定秉公告发。
最后结果皆大欢喜,好几个明州和省城这边黑了心骗人买基的券商营业部经理,被处罚地处罚,吊销执照地吊销执照,倒是没人直接进去,可能事情还在萌芽阶段,损害也不大吧。
顾辙也不跟人商量,直接就分派任务指挥上了。
只是后来新的宣传方法扩散后,学了这招的人越来越下作,变种变得越来越无耻。
虽然,证明了这一点,也不能把顾辙怎么样,最多就是留下一点道德谴责的空间,而法律上顾辙确实没做错。
这种事情派出所应该不管,但是市经侦支队绝对会管——毕竟承诺炒股包赚买基金包赚,就已经算得上金融诈骗了。我们给他们指个路。”
顾辙用法医和司法鉴定人员的眼光观察完之后,坐直身体,双臂如温庭筠一样叉在胸前,思忖着说:
“没受伤就好,就眉毛和耳侧这边有擦破磕破?别的没问题吧?怎么闹起来的?验伤了么?”
比如就像项羽、拿破仑,因为过于强调个人微操(当然他们的微操也确实强),就导致手下将领缺乏大局观,容易沦为“执行超强、独当一面不行”的偏科生。
另一方面,叶小敏自己也不是什么脾气非常强硬的人,如果不是顾辙让她报案,她自己说不定就放弃了。
再把推人的那个客户的信息给我,把他弄到派出所之后,想办法让他也走法律途径,下决心把他受骗的事儿报案。
谁知,昨天起冲突那个客户,身份是一家小企业的管理层。他之前已经被另一家‘友商’撒的网给骗过一次了,而且‘友商’做得很过分,不但用我们这招骗人开户,甚至还骗人直接买基金,那客户还亏了一笔,所以怀恨在心。
毕竟,这也是顾辙身上唯一有可能被攻击的点了,如果他“明知自己发的两部分邮件,内容完全相反,那就说明你发的时候就知道有一半肯定是错的”。
“还真是正直啊,是个目光独到、数学洞察敏锐的高材生。自己对照摸索出了这么厉害的宣传手法,最后还不畏得罪人、发现这东西有可能被坏人利用后,亲自揭盖子终结。”
这也算是有始有终,当初顾辙自己想出来的计策,利用完后就该他亲手终结掉。
最后导致顾辙几个还在做的老同学、前同事,也成了这场混乱的受害者,他才出面仗义执言,劝受害者揭发友商的乱象。
只是人过一百,形形色色,跑的客户多了,难免遇到个冲动、没文化、喜欢不走法律途径解决的。
话里话外的暗示,无非是“只要你去金融监管报案,把那边的事情闹大,这儿打人这点小事咱才肯和解”。
顾辙这样带原始团队,当然也会产生问题。
孙镇岳那边,是八月下旬开始学他这套“概率二分法”拉客户的,九月中开始往省城这边蔓延。
孙经理群发邮件筛选潜在客户的时候,他几次收到邮件,还以为我们跟那个‘友商’是一伙的,至少是同类,他就想钓鱼报复,假装答应开户。结果我上门后,才发现他们是想找人算账……
而这一切,都是顾辙帮他做局的,他对顾辙的感激也是溢于言表,在给顾辙结算尾款时丝毫不敢克扣,甚至还主动多给了一点,继续结交顾辙这个朋友。
他直接如实坦然相告:“有么?我怎么不知道。哦,你说有同时看好和看空同一支股票的邮件?没有吧,这些看好的,不是这个邮箱发的么?那些看空的,是另一个邮箱发的。这是两个独立的人的操作啊。
任何生意,初创阶段靠的就是劲往一处使、有一个绝对大脑就行了,主意多只会坏事。
顾辙很快梳理了几条要求:“你现在立刻去医院设法验伤。验好之后,明天一早立刻就去昨天发生冲突的辖区派出所报案。
邮箱地址和邮件内容里留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显然一个是顾辙干的、一个是陆幽幽或者别的女生干的嘛!
顾辙想了想,这事儿倒是容易处理,顺便还能借此契机敦促孙镇岳彻底把揭盖子的步骤做完。
反正这么做、那个被骗基民自己也只有好处没坏处,属于双赢。一个“只有搞证券诈骗的友商受害的世界”,就这么皆大欢喜地达成了。
孙镇岳倒也负责,得到消息之后也第一时间赶来省城,还带了一个助理,亲自帮忙在场外斡旋、处理各方关系。
那个跟叶小敏冲突的“受害基民”,当然是被弄到了派出所,接受了一番讯问。好在事情也不大,他也很快认怂了,派出所就希望叶小敏这边也接受和解。
顾辙点点头,虽然叶小敏说得有点跳跃,但他已经捋顺脉络了。
和解之前,叶小敏按顾辙交代她的说辞,劝对方“冤有头债有主,既然前天为了被人骗买股票的事情都敢冲动打人,为什么不去经侦/证监局报案”。
微微吃过一次小亏后、有正反对比,才知道顾哥的好,这也是免不了的。
孙镇岳还给为这事儿被打的叶小敏单独封了个红包——当然,孙镇岳很会做人,他知道叶小敏以后不可能再跟他干了,
所以暗示叶小敏“这是看在小顾的面子上,给你的红包”,让叶小敏领顾辙的人情就行。
至此,顾辙在证券和金融圈里的所有隐患,彻底抹平翻篇,还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吹哨人美名。
他总算可以一身轻松,全身心投入到科技行业中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