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质疑:顾辙这种成绩都能拿奖学金?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45章 质疑:顾辙这种成绩都能拿奖学金?

顾辙毕竟不是什么异能人士,靠着前世那点积累,要指点一下产业界方向还行。

想亲自下场刷论文,难度还是不小的。尤其第一次动手,细枝末节的地方小漏洞着实不少。

郑教授按说是可以不鸟他,最后还是因为对他印象不错,觉得这孩子以后有前途,才惜才帮他点拨修改,但主要工夫还是得顾辙自己磨。

于是,整个十一月份剩下的时间,顾辙都变得无比繁忙,连帮他查资料的邵佳也很是繁忙。

尤其邵佳听了顾辙转述的郑教授反馈意见后,还挺有良心地内疚了一下,觉得是自己的查文献工作没做好,才导致引用现有文献引用不全、被教授说“重复造轮子”。

大伙儿合力之下,最终顾辙在一周内、把那篇行业综述的第一部分拆分出来、并且由郑教授亲自修改后,投稿了出去。

第二、第三部分拆分内容,则多拖了一个多星期,基本上到了十一月过半时才投递。

国内期刊普遍审稿是一到三个月,投递人的头衔能影响到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让编辑帮着尽快安排同行评审。

但是同行评审本身还是双盲的,评审人只会看文章的专业水平,并不知道自己评的是谁的。所以说,无论是郑教授还是顾辙署名的文章,第二阶段需要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

这么一算,最快的情况下,顾辙那片综述的第一部分,可以在11月底的《东海大学学报》(英文a辑)上得以刊登。而第二、第三部分至少要再等一个月,到12月底。

就说这奖学金,虽然全院前两成的人都能拿到奖学金,但你这档每学期两万块的邱成桐奖,连5%的人都不到。

顾辙这也不算剥削人,至少他在开工资的时候,肯定比瓦克斯曼那种诺贝尔奖得主要慷慨。(按收益比例来说顾辙更慷慨,不是比绝对金额)

打个比方,顾辙知道眼下比目前现有技术更有优势的隐形眼镜材料,是以“γ聚谷氨酸”为基底、加上几种甘油醚类交联剂的水合物。

吴丹青颇为他后怕了几秒:“搞自己的项目是重要,但成绩也重要啊,换了别人是无所谓,你可是每学期都要拿邱成桐奖学金的,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呢。

我马上会发几篇论文,还会有一些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要不你俩过来帮我搭把手?我正好需要人给我实验操作。

他已经很满足了,连洪荒之力都用出来了,完全不敢想更多。

你要是单论考试卷面成绩,这次高数上、大物上这批课程,也就年纪240人里前20,最多前7~8%。

吴丹青知道顾辙现在有点不差钱了,他的本事似乎能每学期几万十几万地搞钱——这个速度当然是低估了顾辙,是吴丹青根据他所知的情报推断出来的。

前期论文铺垫下去之后,顾辙这边暂时也还顾不上立刻展开实验科研。

顾辙之前参加实验考试的时候,能满分过关,那是仗着他作为重生者、而且机缘巧合前世对那年的全球总决赛考题怀着巨大怨念、反复练过、印象深刻。

我可以分给你们一些论文第二作者,外加一些津贴,当然,科研的经济成果肯定是与你们无关的,事成之后的奖金倒是可以有。”

除非是非常难、没什么人能操作的牛逼实验,才有可能给操作者也分成果——

顾辙就算将来要做产研大佬,有个顶级科研学府的招牌和人脉,也是大有用处的。

阿道夫.舒尔茨还试图打官司告瓦克斯曼教授,最后法院判他屁都得不到——当初教授又不是没付工资,那只是两清的雇佣关系,需要人操作而已。

顾辙此言一出,吴丹青倒是没太大兴趣,而旁边始终埋头吃饭的孔超凡,倒是被激活了本能狂热。但他也不由诧异地质疑了一句:

“找我们帮你做实验?你不是实验满分的么?自己做不就好了?”

斯坦福虽然不是什么全球最顶级名校,却是全球产学研结合做得最好的。

如果同行评审速度稍慢一些,不给你加急,那么都再拖后一个月也是正常的。

但是,最后的成品材料里面、γ聚谷氨酸的聚合度要达到多少?聚谷氨酸和甘油醚交联剂、水合剂的百分比各是多少时,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或者至少能做到比目前市面上的隐形眼镜材料脱模精度更高?

这里面,往少了说做几百组对照实验都是有可能的。

发现链霉素的uc伯克利的瓦克斯曼教授,当初就是提出了“在各种抗杆菌灰霉土壤中分离抑制结核杆菌抗生素菌株”的实验设计,独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11月下旬有期中考试。在竺院,大一的期中考试还是直接给部分学科结学分的那种,很重要。

吴丹青平时也不敢打扰他,知道他似乎是开公司、搞发明,很有前途的样子,这天帮他查了分数,才趁着午休吃饭的点,跟顾辙套套近乎。

只是仗着上辈子很多大学里的理科基础课学过一遍,加上他这个“随便学学混到60分比谁都快、学到80分就跟别人速度差不多、要到90/100基本不可能”的禀赋特性,契合了大一的“博而不精没难题”考卷、量大管饱,才混了现在的名次。

最好还是把吴丹青也拉进来,大家分组做同样的实验、只是把不同的配比任务分下去。这样对于将来保护顾辙的成果所有权,也是最好的。

结果出来的时候,顾辙同寝室成绩最好的孔超凡,还有班长吴丹青,都去查了分数,回来还告诉了顾辙,说他在班上排第五,还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寝室里只有孔超凡总分比他高。(60个人的大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