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这么抠抠缩缩你打发谁呢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史总倒是完全没想到这种可能性,毕竟圈内原先没听说过这样的狂人。

你们今天的做派,真是跟阿三一样没品,先跟我按独占长约侃每年单价,侃完之后又只要两三年,真是好算计。”

……

史总:“不管你去不去依视路,我们都不能保证我们用了你的新技术后,依视路能不能因为你的启发、自研出似是而非的技术。”

听了这话,顾辙已经心下雪亮,林静静和徐嵩也是暗叹顾哥猜得准:

对方对于每年授权费单价的还价,还是可以接受的。真正的杀手锏,果然在于“根本没打算长期给授权费”,就想稍微给几年钱,然后用别的办法把顾辙的专利绕过去。

顾辙让人开了一个商务套间,两个标准间。他自己住套间,两个女生住一个标准间,徐嵩住另一个标准间。

史总听了顾辙这个威胁,也是有点担忧。毕竟顾辙在独占或者排他授权的情况下,尽量延缓原理的公开,就能延缓同行因受启发而追赶的脚步。

而这种条款的坑,对方倒也没在意,因为没人会觉得研发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的,既然能用这种小让步换取别的方面的条件,对方也就认了。

正如胡尔摩斯所言:当你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后,那么最后剩下的那种可能,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合理,也只能是事实了。

次日,一行人又跟海昌方面进行了密集的谈判,把讨价还价的空间又争取得宽松了一些。

报完就石沉大海,过好久后告诉你‘先打样做个几百件看看货,要是行的话马上真要十万件’。然后就凭零售的数量、拿到了批发的单价。

具体讨价还价,还会持续很久,有些细节到时候还要等对方内部反复开会、邮件通知。估计过年能达成正式合同,就算很快了。

史总也无耻地笑了:“毕竟你这个行业里,也是刚刚冒出来的,你这个技术,说不定只是偶然所得,谁能保证以后能领先多久?我们这也是正常操作。”

当天顾辙一行,和海昌的人足足谈到夜里加班,对方也请他们用了晚宴,送回酒店休息。

以后也保证不在类似赛道研发其他技术卖给你们的竞争对手,或者约定如果我再有研发成果,继续优先优惠卖给贵公司。”

最后留下一堆纷繁复杂的细节,让对方内部慢慢开会讨论。

想不给够钱就绕过他的人,他肯定要让对方付出代价。

另外,因为对方肯买的授权期比较短,顾辙还争取了一些在“后续研发”方面,对己方比较有利的条件。

对于这一点,顾辙倒是丝毫没打算掩饰。他甚至知道,只有回答得坦荡一点,才更能取信于人:

“因为我急于开别的材料科研项目,需要一笔科研资金。我没空每年一两百万一两百万地慢慢收。否则,我去找依视路,最终赚到的总授权费,肯定不比找你们低。

只不过,我知道依视路是米国大牌,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度很低,不太可能为我特事特办,也不太看得起初创的技术方案提供商。找他们卖授权,只能走流程、细水长流慢慢拿。”

有了这个解释,他心里反而踏实了,至少顾辙的“急于脱手”并不像是有什么别的阴谋。

只要我法务操作得当,说了你们是排他掌握原理,就绝对排他。你们要是只买两年,那我也懒得保密原理了,18个月一到,我立刻主动申请进入实质审查。到时候依视路也能提前18到30个月知道我的原理。

当然,这种涉及至少几百万元技术授权费的谈判,肯定不是一天能谈完的。哪怕顾辙他们今天已经很努力,从上午谈到吃晚饭,也只是大致形成了一个意向框架。

只要别授权给业内成熟企业、而是顾辙自己新成立公司来搞隐形眼镜,他们根本不怕。

相比于他60万的研发成本(包括一台20几万的二手隐形眼镜离心机,还没折旧完呢,但也要算到成本里),按说也有五到八倍的利益了。

愣了许久,他才一副看戏的表情,点点头:

顾辙听完这番还价说辞后,不由被气笑了。好在他很有涵养,别人也听不出他笑中蕴含的真意。

顾辙:“所以,你们只买两三年,是算准了我只有两年的保密期?我还能行使补正的国内优先权。国际上相比国内也有一年的优先权,而且外国专利局也都是实审前不公开的。

顾辙他们签订了一个框架合作协议、也让对方依照协议附件先打了首期授权费200万元作为定金,然后就准备收队回东海省了。

陆幽幽等人把这两天的唇枪舌剑勾心斗角看在眼里,也是愈发暗暗心惊:

顾哥就这么两天的博弈,已经确保200万落袋为安了,可能还有600万甚至更多,过完年也能陆陆续续敲定。而且顾辙要的是一次性付款,所以未来几年的尾款,最多三个月就可以到账。

而且自营使用专利的授权、以及扩展研发的后续权利,也都保留了下来。

四年之后,如果这项技术还没过时,顾辙还能再授权给其他企业——不过,恐怕四年之后,顾辙已经看不起这每年百万级的细水长流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