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灭东突厥,就跟切豆腐一样容易
【当时,李靖与李世勣相谋,打算趁颉利因为唐使慰抚而放松警惕之机,一鼓作气袭破之!
副将张公瑾以为不妥,劝阻道:“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
他一方面担心使者唐俭等人的安全,另一方面觉得这样做不太厚道,有违道义。
但李靖以为战机稍纵即逝,如当年韩信破齐,就是及时抓住了战机才获得大胜。
于是李靖挑选一万精骑,携带二十日口粮,自白道连夜进军,李世勣继之。行进至阴山,遇突厥千余帐,俘获以随军。
果不其然,当颉利见到唐俭一行,大喜过望,放松了警惕。
而李靖令匡道府折冲都尉苏定方率两百精骑为先锋,借大雾掩护逼近突厥牙帐。
苏定方的先锋军逼近到距离突厥牙帐仅七里处才被发觉,而李靖亲率的主力距牙帐也只有十五里了,这对于突厥人来说,一切都来不及了。】
【苏定方率先锋军杀数百人,李靖引大军继进,颉利自知不敌,乘千里马狼狈逃走,其部众大溃,唐军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馀万,获杂畜数十万。颉
利带着万余骑兵突围而走,欲渡过碛口逃往漠北,却发现李世勣竟然早已率军等候多时了。
名相王珪称他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这是对李靖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李靖调度有方,部署得当,每战都能料敌于前,先发制人,牢牢掌握主动,吾不如也!”岳飞显然对李靖很是推崇。
李世民点头赞许道:“李靖深得朕心,无愧于大唐第一军神!”
【灭掉东突厥的大唐,声望如日中天。
韩信点头赞道:“李靖用兵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无丝毫拖泥带水之感。对敌人是穷追猛打,不给对方以丝毫的喘息之机,这些优点,都跟我很像!”
【唐灭东突厥,不出三月而竟其功,其中主帅李靖居功至伟。
【李靖再次率大军出征,目标便是西北的吐谷浑。
“李靖的政治觉悟就要比韩信强太多了。”
这两场战役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是李靖“临机果,料敌明”的军事韬略最直接的体现。】
加之他胆略过人,敢于深入,最大限度地的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让对手防不胜防,终致一败涂地,定襄之战是这样,阴山之战更是如此。
在得知皇帝的心思后,李靖便主动去拜访宰相房玄龄,示意自己仍宝刀未老,任能上战场杀敌!】
李靖当然知道李世民话里的意思,但他一如既往的全盘接受,然后回家养病去了。】
次年四月,李道宗军于库山大败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自知不敌,遂悉烧野草,退保大非川。
然而,总会有那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很牛逼,就是想挑战挑战霸主的权威!】
【灭掉东突厥后,唐太宗为表彰李靖功绩,封他为代国公,任命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