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4章 內阁擬票彻查  红楼之平阳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不断上参,而且是物证,人证俱全,经过江南监察使,监督御史,还有皇城司一同审理,牵扯眾多,不知诸位有何意愿啊。”

顾一臣重重一问,或许也是有些不耐烦了,可是在座的几人,又有几个惧怕的,卢文山幽幽一笑,看向桌子上的几个奏疏,淳阳知县的摺子,有三封,还有一位是永寧县令的摺子两封,剩下的,无非是那几个人的,或许是各有各的理,但案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江南的堤坝,被人为挖开的,既如此,

“既然是有人上了摺子,自然要慎重,但淳阳县令还有永寧县令呈递的奏疏,还有江南各部审查,都能证明有人敢犯了天谴,毁堤淹田的事,都能做,我看他是想谋反。”

声色严厉,恨不得立刻把此人杀之后快,这番言语,也让不少人频频侧目,这其中有什么蹊蹺,其余眾人虽然知晓一点,但不知全貌,也不知如何接话,但礼部尚书边正儒却点点头,

“是啊,江南歷来是朝廷的钱袋子,如今被搞的乌烟瘴气,说是改田为桑,给织造局增加丝绸锦布,可如今闹了水灾,或许,连一张织机都没动,可见此人心思歹毒,应该押解到京城,三司会审,严查。”

眼见著二人都表了態度,其余人则是闭口不言,江南之策,就是內阁提出来的,如今闹了大问题,又该如何变动,

这才是紧要的,可是,卢文山和边正儒二人,却不能解决,这就有耐人询问了,

“哼,说得轻巧,这些摺子,你们也都看过了,除了秘闸卷宗,还有口供,剩下的,都心中有数,牵扯甚广,那就是大案,查与不查,在於你我,在於內阁,在於宫里,索性擬票吧,查就举手,不查,就不举。”

说完话,卢文山首先抬起手,而后就是边正儒,剩余几人,举也不是,不举也不是,片刻后,赵景武也举了手,隨后就是刑部宋振,也举了手,这一下就过了半数,顾一臣面色一冷,加了话,

“倒是好心思,刚刚不说,现如今又开了口,既然擬票要查,那就去宫里面请示,这个秘闸,也一併拿过去吧。”

眾人默不作声,隨著顾一臣的步子,则是去了养心殿。

此时的养心殿內,

武皇周世宏冷著眼,而后看著手上,由皇城司送来的一袋卷宗,里面各部官员的话语,还有审问的细节,都在其內,尤其是金陵通判马广诚的供词,更是一副攀咬的摸样,

“戴权,內务府那边,可曾去江北买了地,那些前朝的矿洞,又是怎么回事?”

冷声一问,戴权明显愣了一下,想起江南的那些事,內务府这边,並未多插手,

“回陛下,江南那边,內务府的事,是由长乐宫夏守忠负责传话,具体的事,也由杨驰代为办理,买田的事,奴才不知,但那些玉矿开启,也是知会一声,前些日子太上皇修道用的玉石,也都是从江北起运,奴才还记得给陛下回稟过,因为在安湖码头卸货,难免落了耳目。”

戴权心中一惊,江南毁堤淹田的时候,怎么会牵扯长乐宫用玉的事,难不成是京城这些传言,

“用玉,用的什么玉,一整艘楼船的玉石,那得开採多久,这些玉石怎么来的,你心中不清楚,如今有人攀咬出来,这事,是查还是不查,另外,织造局乾的那些蠢事,卷宗上一一记载,杨驰就是这样体会圣恩的。”

武皇沉著脸,重重把这些卷宗,狠狠摔在御案上,此事若是查,必然会牵扯內务府,长乐宫那边,会不会是个机会,洛云侯回来的还是太慢了,

“陛下,杨驰在江南,一直是坚持改田为桑的,江南水患,或许有差池,但一心为了朝廷,如今江南各县,开始补种粮食和桑树,已经走上了正轨,賑灾也是到了结尾,总归是有些苦劳在里面,望皇上开恩。”

由不得戴权不跪地求情,杨驰几个人,可是他一手提拔的,若是出了事,他如何能躲的掉。

“你个老货,竟然也有疏忽地方,江南的案子还是要查,怎么查,要有个章程,要有个度,暗自查清了,但是有些地方还不清楚,要重审,那个杨驰,也要审,要好好的审问,具体的事,你不要插手,让那文官去,朕,只要你盯著就好,”

武皇忽然把这些卷宗收了起来,而后重新塞入秘闸之中,在戴权跟前,用了烛火,重新烤了火漆,戴权一见,知道陛下是有了计较,赶紧磕头起身,走过来帮衬,火漆重新烤,就有了印子,所以要重新用印,这才烤好了,

“是,陛下,奴才知道,但牵扯內务府,还有长乐宫那边,杨驰他,”

性命如何,可就在太上皇和陛下嘴里了,

“他怎么,他知道怎么做,朕也想看看,江南的案子,应该怎么审,你的心思,应该放在京城寿宴上,等三位皇儿回京城,还需要勉励一番,至於水溶,穆蒔,还有张瑾瑜,他们仨,暂且不封赏,待內阁商议过后再说,还有朕的那些王兄,既然来京城,就要老老实实待著,你可明白!”

武皇眼神一凝,从未有的凌厉,从眼中迸出,或许,忍了那么些年,有些时机到了,禁军一部人马,也可以换换了。

“是,陛下,老奴明白,”

戴权背后一冷,细汗已经浸透了后背,皇上能走这一步,定然是准备了万全之策,或者是,那些关內藩王,难不成真敢如外界传言,“改天换日。”

那陛下,又想怎样布下暗手呢,想想眼前的这些,御案上,只有江南大案在此,或许,是江南那边,隱约是猜到了什么,但又不敢深入猜测,

也就是这个时候,

门外伺候的小云子,急匆匆入了內,稟告道;

“启奏陛下,內阁几位大人,齐聚殿外,说是有江南案子稟告。”

话音一落,

养心殿御书房內,復又恢復神情,武皇眼中精光一闪,

“喧。”

“是,陛下。”

小云子起身,而后退出门外,片刻后,几位阁老,带著秘笈和书信,就进了殿內,齐声山呼,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给眾位阁老赐座,”

武皇一挥手,戴权会意,从殿外,进来一水內侍太监,搬来椅子,就在殿中央,分两侧放下,以顾阁老和卢阁老为首,分坐两侧,尤一为顾一臣落座之前,就把秘旨和书信,呈递在御案上,先开了口,

“启稟陛下,江南金陵城,由巡察使,监督御史,还有皇城司组成的三部会审,已经把江南毁堤淹田的大案送至京城,所有卷宗在此秘闸之內,老臣以为,江南大案牵扯眾多,审问过於粗糙,还需要细细斟酌,至於具体如何,內阁这边不敢擅自拆开,”

以退为进,把內阁擬票的事,也给忘在脑后,这番说辞,卢文山岂能不挑理。

“启奏陛下,刚刚內阁擬票,要求江南金陵的案子,当彻查,查他个水落石出,而且,不管涉及到谁,都要审问到底,其中有淳阳知县,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告,

內阁,吏部,刑部,乃至於督察院,此人多有上参的摺子,而且审查的案子,人证物证具在,当为副审,还有皇上御案上的秘闸,是东王和楚王相送,我等並未拆开,应该是此案的卷宗和供词。”

卢文山此刻,把內阁擬票还有秘闸由来说得清楚,並且还称讚淳阳知县所作所为,要是有此人在,这个案子,想要糊弄过去,绝无可能,就看顾一臣他们如何接招了,只有一点担忧,那就是忠顺王府,牵扯有多深了,

要是忠顺王插手,这就怕有了变数,

“哦,既然內阁擬票,那就去查,好好查一查,苏崇,还有蓝季礼不是接手了吗,此番就要看看,是谁胆大妄为,至於这个秘闸,尔等为何不看?”

武皇眼里有些探究,这里面写的,无非是金陵通判马广诚,还有通知胡文玄,以及知府贾雨村的证词,至於那些人证物证,不过是毁堤淹田的案子,其余案子,总不可能是江南大营的事,所以关键人物还未到场呢。

武皇这一问,也把眾位阁老问住了,

“陛下,臣等不敢胡乱议定案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