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还是老规矩,以老带新,由京南留存的残部精锐,负责整训,留守这些兵丁,训练尚可,可堪大用,”
王仁当仁不让,说出此话,让叔父放心,安湖大营诸位將军,眼底有了许多傲气,这些,可都被他们看在眼里,怕的是叔父为难,贾璉也跟著点点头,回道;
“叔父放心,我等编练部眾,合起来有两万余,加上通州城,尚有三万精锐未动,叔父若是有差遣,即刻回大营。”
贾璉这几日是深有感触,一个是大营內,各部兵马带回的银子,竟然全都散发出去,就连他们二人所部兵马也有一份,想来这些,就是洛云侯搜刮回来的,银子如此之多,惊得二人有些心惊胆战,好在朝廷对他们也是略有嘉奖,
“好,你们二人只管带兵,其他的一律不要多问,这一次朝廷,和皇上开恩,未追究我等败军之將的过错,又將功勋签发,实在是皇恩浩荡,对了,尔等用军功换了什么?”
说到军功,王子腾眼神有些考究,银子官位,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爵位才得以传世,
“这,叔父,我和链弟商量一番,这一回,链弟用军功换了爵位,而我则是官升两级,做了荡寇將军,终归只要有一人,替叔父分忧的,”
王仁面带愧色,也不是他贪恋权位,乃是这一回,京营精锐损失太多,诸多將军已然有些閒言碎语,所以,若是提升官位,做了將军之后,这统领的兵马,也就名正言顺了,
“好,做得好,你能想到这些,总归是能独当一面,爵位的事,我已经把军功兑换成三等子爵,正好叔父也无子嗣传承,已经报给宗人府,把爵位给你继承,这样子,你就有了底气,京营先锋將军,你来当,贾璉为副,好好做,”
“这,叔父,您,”
王仁眼睛一红,没想到叔父竟然会用自己军功,给自己兑换爵位,子侄竟然当子养之,再也忍不住,跪拜在地叩首,
王子腾故作训斥,
“男子汉大丈夫,何以作女儿態,今日陛下召我入宫,想来事情有些不简单,现在京城內,局势诡异,你们两个,务必把兵集结好,还要盯著驛站那些王府精锐,勿要在眼皮子底下,把人看没了,”
想到昨日三司会审,闹得沸沸扬扬,宫里宫外传言眾多,加之太上皇的寿宴临近,如履薄冰啊,
“是,叔父,侄儿已经派了心腹过去盯著,必然会万无一失,不知皇上叫叔父入宫,会不会牵扯京营。”
心下还有些担心,毕竟洛云侯的头衔也没有去除,大营水军已经全部调走,给侯爷运送那些投降的流民了,可整个大营,无人敢问,
“这些你不用管,只管带好兵就成,叔父去去就来,”
“是,叔父,”
二人抱拳领命,安排王仁和贾璉看护大营之后,王子腾便带著亲兵,奔著京城疾驰而去。
至於保寧侯那边,却得了秘旨,不为所动,眼见著传旨的公公离去,保寧侯康贵臣,拧著眉毛,细细揣摩皇上的话,编练精锐一万兵马去午门,护卫太上皇寿宴,这命令,来得太蹊蹺了,毕竟他若是调兵前去,那左右两位兵马,必然会同时闻风而动,难道陛下是察觉什么了,
想到此,心下一紧,一股惊悚的紧迫感,从脚底直透脑门,就这个样子,被刚入屋门的嫡子康孟玉瞧见;
“父亲,可是遇上难事?”
望著屋门外,匆匆离去的身影,康孟玉面带好奇,一身精甲,从外面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这一次,父亲竟然给他补齐两万铁甲精锐,就连骑兵,也给了他一万人马统领,单独编练一军,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不同寻常,
书案之后,
保寧侯安稳坐在那,望著儿子坚毅的面容,略感欣慰;
“你啊,这一趟南下,打的仗也漂亮,能在败退途中,伏杀敌军,也算是胆大心思,可惜,王子腾这一仗,打的有些轻敌了。”
言语中有些可惜,这些情况,当时候出征以前,他和洛云侯都曾有过推演,而且三人前后都有商量对策,没想到最后,竟然让他还是中了那些妖人的计策,提前出兵南下,以至於被埋伏,损失惨重,
“父亲,其实並不是王节度轻敌,而是那林山郡城里的百官,已经投降那些妖道,布下迷阵,迷惑我等,不能说是轻敌冒进,儿子觉得倒是没有,只因为敌眾我寡,硬是杀不透敌阵,若是左右两翼能再坚持一会,或许战局可变,”
想起贾璉所部,拼死抵抗,可贼军军阵內,突然多出七万援军,这些,可不是战力能弥补的,
“你啊,就是喜欢猜测,战场之上,只有胜负,没有或许,败了就是败了,如今你也有带兵的经歷,更能知道如何练兵,这些日子,哪也不要去,就在大营里盯著,把兵看在身边,”
保寧侯眼神有些锐利,盯著自己儿子嘱咐道,似有所指,康孟玉身子猛然一震,眼底惊讶神色吐露而出,猛然看向皇宫那边,难道陛下要,
“父亲,儿子知道,儿子还有一事,京南布政使於仕元,乃是太上皇的心腹,早年间任太子太傅,后来去了京南,如今又不知所踪,其麾下大部,早已经投降太平教,这些人既然有牵扯,为何皇上不彻查呢。”
是不能查,还是因为长乐宫,父亲既然有了交代,必然是宫里传来旨意,想到上一次午门前对峙,右卫统领和孝成所部人马,已经回京补充编练完毕,近在咫尺。
“我儿长大了,既然你问起,为父就和你说说,你怎么知道,宫里没有去查呢,於仕元的府邸,早已经被布控,跑不了,现在不是他的问题,而是那些王爷和太上皇的事,寿宴在即,就怕几位王爷不自量力,所以禁军看守左右卫,乃是保寧侯一脉首要之事,若是为父猜的不错的话,洛云侯定然会带兵入城。”
隨著低沉话语传过来,康孟玉眼睛瞳孔一缩,若是洛云侯的铁骑入京城,以侯爷战力,甚至可以快速杀穿皇宫,难道陛下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父亲,儿子明白,”
“明白就好,看好大营,为父入宫了,”
保寧侯康贵戴上铁鹰头盔,著一身鎧甲,从侧后角门,带著亲兵离开。
不提这几人行踪,
大热天,
张瑾瑜也未骑马,只是坐在马车里,有一眼没一眼的看著外面,街面上的百姓,依旧熙熙攘攘,还有不少閒散之人,在茶馆酒肆,相互攀谈,
这场面,难免引起张瑾瑜好奇,
“寧边,这几日茶馆酒肆里面,都在谈论什么,本侯瞧见,还有不少说书人在那里赚个吆喝,人还那么多。”
“侯爷,京城里面说来也怪,从昨日开始,案子审完以后,整个京城都传遍了,尤其是那些酒肆茶楼的说书人,几乎是统一口径,末將派人去调查,说是有人故意如此,但这背后之人,却极为难寻。”
寧边跟在车边,用手遮挡阳光,看向街角的茶楼,里面喧闹叫好声一片,说的什么听不清,但也能想到昨日打听来的事,看似是谣传,但內里的事,句句属实。
“何必去查,京城的人那么多,既然有人想做局,定然是有不可告人目的,昨日堂审,那么多官员在此,想瞒也瞒不住,徐长文想做直臣也好,清官也罢,都是他自己选的路,照著本侯猜测,天下官员,能有此心者,寥寥无几,”
张瑾瑜並无猜忌这些,只是有些可惜,所谓的直臣,清官,哪有一个人是有好下场的,人这一辈子,过得开心的就好,当然,若是能入得了朝堂上,或许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可惜,他自己吃喝享乐惯了,就算是两世为人,当牛马的生活,那也不能要的,
“是,侯爷,但末將以为,今日入宫,未必不会於此没有牵连,案子查到宫里,谁敢再查,”
寧边还想在说什么,突然,后面追来一人,凑到车前,小声道;
“报,侯爷,宫里密报,刑部尚书宋振,入阁了,”
“什么,这么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