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7章 ,造神计划  带着荒田回过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曲颖一阵的疑惑。

“那个王首长!”

杨小乐说出了他的位置。

曲颖放下了手中的书,嘴巴长的大大的。

和他结婚这么久了,第一次听到杨小乐居然能见到王首长。

那是什么人。

自己都没级別见的人。

除非对方来这里视察。

“你……你怎么认识他的?”

不得不让曲颖惊讶。

杨小乐笑道:“怎么说呢!涉及到一些机密,一时间也说不清楚。”

老王头的事情,他一直都没有说过。

毕竟人家的身份特殊,也不想家里人乱想。

现在曲颖以及家里不少人都走上了体制,他也从总参里出来了,也是可以私底下说一两句。

曲颖被震惊的不行。

“哦~那你去忙你的!什么时候去?现在就走吗?”

“没事,不著急,明天上午赶上飞机就行了。现在我也赶不到啊!”

三亚早就有机场,只不过一直是军用机场,现在也开放了民航,而且班次还不少,差不多每天都有一班。

现在也方便的很。

“嗯,好!”

曲颖答应了下来。

杨小乐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说好了让爸妈他们暑假来这里的,到时候我安排他们过来,你上你的班!我要是没事情的话,就会陪他们,要是有事情,你周末抽个空陪他们出玩玩。家里地方也够住。”

对此曲颖倒是没有什么太在意的。

毕竟以前也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

“行啊!不过我可能没那么多时间。”

“没事,我到时候如果在的话,我带著他们。”

“好!”

曲颖答应了下来。

……

翌日,杨小乐从三亚机场坐上了飞往广市的飞机。

下了站,他便按照指引的地方去报导了。

省办大楼

確实是老王来这里了。

不过对方比较忙。

过了一个小时以后,对方这才风尘僕僕的过来。

房门打开,老王头喝止了警卫员,独自一人走进了会议室。

“王首长!”

杨小乐看到对方过来,敬了个礼。

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老头如今身体还是挺好的。

如今正好80岁,如果按照上辈子,他应该是五年后去世的,当然了,主要还是他给的井水调养的。

王老头看著他虚按了一下,笑道:“別那么客气了,坐吧!”

带头坐了下来。

身后已经有人过来上茶。

老头喝了一口,这才笑道:“还挺热的!最近还好吧!”

杨小乐不知道他要干嘛,只是说在广市要看看他。

闻言笑著点了点头:“嗯,最近还好!首长,这次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头笑著嗯了一声:“是有些事情,这个一会说,你那个小媳妇在这里工作的还行吧!听那边匯报的情况,你在那里动静不小啊!砸了不少钱吧!”

杨小乐笑了笑:“我媳妇在这里还行,就当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他怀疑,曲颖被调到这里来,有这老头的手笔。

“嗯!”

老头轻轻点头。

隨后笑道:“你去那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於那边的建设,有没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话,杨小乐不知道老头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想了一下说道:“那我可说了啊!”

“没事,你说!”

王老头不在意的说道。

杨小乐见状这才將自己后世的经验说了出来。

当然了,他不会傻傻的说琼岛会崩盘,只是从几个经济特区之前发展的角度来说。

和曲颖说的差不了太多。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琼岛和其他几个经济特区总体上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別,最大的区別就是面积。

老爷子,您想想,其他几个地区的地方才多大?

现在房地產项目很火热,如果大批量的资本进入这里,不一定是好事情。

如果太快,可能会引发隱患……”

王老头闻言在那里所有所思。

“你是不是有些过於担心了,岛上有这么多的人呢!现在是先富带后富,肯定会有些人先富起来。”

“確实是,但是您想过没有,这里有那么多的工业来支撑吗?深市现在有多少家企业,有多少家外资企业,那边的工资是多少钱?这里的工资又有多少?”

听到这话,王老头在那里思索著。

显然在消化他的话。

不过最后老头还是没下结论,而是岔开了话题说道:“这个事情,琼省那边会自己考虑到的,我找你是有些事情。”

“哦,什么事情?”

杨小乐好奇的问了一句。

“是这样的,现在內地的標杆实在是太少了,我们需要一个標杆,经济领域的標杆,主要是……”

王老头將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杨小乐仔细的听著,隨后在那里琢磨著。

他是听懂王老头的话了。

现在內地的经济形式大好,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

而普通老百姓大部分的人还是保持著拿著铁饭碗的心態,对於个体户之类的还是有些看不起。

哪怕有钱也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標杆出来。

做出一点轰动的事情来,还激发国民的热情。

但是这个不能是官方的人来做。

听完以后,杨小乐一阵的古怪。

这不就是当年的神话计划吗?

那位要炸开喜马拉雅山脉的牟大爷,正是这个美誉的承接著。

此时他在那里琢磨著一个事情。

当年牟大爷是怎么做到这个事情的。

其实光靠一张嘴皮子是肯定不行的。

当年,可是计委协调,在山东、河北、河南、重庆、四川等七个省组织了500车皮商品交给苏方。

单纯靠著牟大爷一个民营企业,好像还做不到这个事情。

其中有个隱秘,当年第一批几百万资金是谁提供的贷款。

以及后期报纸上的推波助澜。

长篇通讯《拳拳赤子心》,《牟大爷神话》、《东方大地的神韵—一代儒商牟大爷》

太多了。

当时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官方的背后支持。

还真的说不定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