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七十来位穷凶极恶的匪徒眼皮底下杀人,并且还能偷梁换柱,这实力可想而知,而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想到解决之法,这心智可见一斑。
他当即便叫人去隔壁租了一辆速度更快的马车,载着两人以及武器去往县城。
对这事儿最清楚的李二生虽然第一次见到县太爷有些紧张,但还是再次仔细叙说了一遍。
就见那师爷指了指里正道,“还是这位张里正与您说说吧。”
“不行!”
且车里既是兵器,又是首级的更不能随意入城。
不过在里正刚提了自己等人的计划时,他就觉得可行,毕竟能当上亭长的,这眼光自然不会短视到哪里去。
听完整个过程,县太爷与之前的亭长一样,虽然很难想象一个女子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但也极为佩服这女子的沉着冷静,更是赞同这计划。
这位县太爷虽然极为年轻,但好歹也当了几年的官儿,也剿了几年的匪,在这方面的经验自然不比他们差。
等到县太爷的召见,里正便让李二生把自己带来的物件都摆上来,又与他说了自己等人的计划。
不过他认为上百个官兵并不能保证计划顺利地进行,便想召集一些县城里的富户,让他们出一些异能者护卫作为辅助。
这横亘在他心头好多年的匪寨,今日该有个了结了!
这赶车的速度自然就快,可苦了里正一把老骨头,但他又不能让李二生将速度慢下来,只能忍着。
反对的除了里正之外,还有一个便是县令的师爷。
两人在他心中的份量,自然是师爷最重,他便不解地问向师爷,“为何不行?本官不用召集所有人,就招些住在县里的能力者,速度不会比召集兵丁更慢,也不浪费时间。”
不需要里正说的太过详细,他就能把计划补全,甚至在许多方面都比他们想得更周到。
当亭长看到他们牛车上放着的武器,以及那首级时,当真是被吓了一跳。
自然是怕得罪人呗,他这么一说,可能就把所有的富户都包括进去了,要得罪不少大人物。
因此,这位县太爷等他说出计划后,并未仔细询问其中的细节,而是不停地问他那女子究竟是如何在那样的情况下带领他们反击的并且抓捕所有匪徒的。
很快,李二生就赶了牛车,载着里正以及那盒子,还有弓箭、长刀、斧头等武器去往镇上。
当然,此次对外说是去镇上报案,没有提剿匪的事,以免走漏了风声。
好在兴海村距离镇上并不远,且他们镇也是在县城周边,若是太远,薛琅静也不会想到这法子。
能当上县令的师爷,为人自然也精明,怕是不会蠢到去得罪这些人的。
但自己不同,他就是一个村子里正而已,与这些县城甚至可能是镇上的大富户没什么交集,自然不怕得罪他们。
且就算自己不说,剿了那匪寨,无形之中便得罪了与他们有利益关系的人。
因此,他也没那么多顾虑,直接把薛琅静想到的与县太爷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