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似小病,身体没有出现什么毛病,但实际上就像蔡桓公那样,可以被扁鹊三连问候。
有时候则是眼看人出气比进气多,行将就木了,没想到却又是挺过来,接下来又能好好的活个十几二十年,一点毛病都没有。
何况长沙国到长安之间隔了那么远的距离,指不定信上说刘邦病危,实际在长沙国的刘邦已经生龙活虎、精神抖擞。
这还不如不写具体病情,以免惹来罪责。
至于第二种情况呢,就是刘邦真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快打算交代后事了。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吕雉没有跟刘乐明说,那属于正常情况。
这与刘乐在信上所说的第二件事情相吻合。
吕雉现在掌握整个长安,就如同始皇帝在东巡时在外驾崩,遭遇矫诏,她想要模仿,并非什么难事。
可她如果想走更加稳固的路子,那则需要更多时间,因此瞒下刘邦重病的消息,争取布置好更妥当的局面。
手中拿着帛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陈洛恨不得立刻飞回长安,亲自去了解情况,现在他仅通过这只言片语来进行判断,终究是不准确的。
“真是件麻烦的事情啊。”陈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历史上刘邦是在这段时间内是亲征匈奴,结果被围在了白登山上,不过除了心灵上受到了些许打击,身体未遭受任何伤害。而他亲征九江王黔布,是身中一箭,次年去世。
现在的情况是与原本的历史出现了偏差,他仍是心心念念地不忘亲征过把瘾,选择去攻打南越国,结果惹来一场大病。
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导致刘邦提前因病去世,没人说得准。
自己不可能被动地看着事情发生。
陈洛将帛书放在案牍上,半闭上眼,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冥想大概一炷香的时间。
安静下来思考,往往可以让心灵平和,比起焦虑状态,更容易思考出正确的答案。
而想出一种解决方案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将案牍上的那卷帛书细心收纳到一个由墨家制作的机关木盒中去,接着走出大帐,唤来自己的亲卫。
“你去给韩大将军、周将军、夏侯将军、樊将军他们传话,说我有要事请他们相商,尽快赶往中军大帐。”他语气并不急切,却听得那亲卫暗暗咂舌。
真有大事要发生不成?
这个级别的内部会议,你要说大军需要掉头去再和匈奴来一场决战,那他都是会选择相信啊。
于是亲卫恭敬地应声,不敢有丝毫懈怠地跑去传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