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0章 快速生产,李爱国的气象系统上线,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一个身影推开门从刘海中家跑出来,那人差点跟李爱国撞在一起。

“是爱国啊,我有事儿,先走了。”

李爱国认出那女人正是刘光齐的媳妇儿,她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刘光齐此时从屋里出来,看到李爱国,神情有些尴尬。

“爱国哥,你去上班?”

“是啊。光齐,我去上班了。”

李爱国见刘光齐尴尬,只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气象站。

老猫早就等在站里面,把第一批人员名单交给了李爱国。

“这一批一共是三十五人。”

李爱国接过来简单看了一下。

名单上各种信息齐备,有名字,履历等信息,不用问就知道是伪造的。

“按照之前计划好的,把他们派出去吧。”李爱国在名单上签上名字,递了回去。

有了这个签字,再到指挥部那边办理手续,名单上的人员就成了正式的气象员。

“这次太谢谢你了。”老猫是个很少动感情的人,此时却有些激动了。

“客气啥。这些老前辈,让他们晚年安稳,是咱们的本分。”李爱国拍拍他的肩膀。

“红星计算所那边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我还得去盯一下。”

李爱国对老猫的工作能力很放心,处理这边的事情后,又向农夫做了汇报后,就前往了红星计算所。

就在他检查那些研究员们成果的时候,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也出现在了京城水文局的门口。

他的名字叫做包同。

当然了,这个名字是材料上的名字,真正的名字就连自己都忘记了。

包同跟那大部分气象员一样,父母都死在了鬼子手里面,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后来加入了队伍,才算是找到了大家庭。

只是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上的伤痛越来越多,气象站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数次让他到地方上工作。

包同却发现自己早就失去了行走在光明之中的能力。

幸好,现在能到气象点工作,听说这个气象点位于深山之中,正适合他的性子。

顺利办理了手续,包同被定为五级气象员,每个月工资五十七块二毛毛钱。

粮食定量为粗粮三十七斤,细粮十五斤,还有火柴票、煤油票等票据。

考虑到包同即将前往的区域不方便购买物资,气象局特意把这些粮票和票据全都换成了实物。

下午,包同登上了前往大兴安岭的火车。

到了站点后,在地方同志的安排下,乘坐卡车又足足行驶了一整天,才最终来到大山里一座古怪的建筑前。

建筑上有白色的铭牌:“气象局第二百三十七号气象点”

“包同志,这里就是你今后工作的地方了,按照总指挥部的计划,全国气象预报网将在两天后正式启动,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地方上的同志感觉到包同有点奇怪,看人的目光渗人,跟他握了握手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包同将东西搬到气象点内,小小的气象点设施齐全,除了观测室外,还有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

感受到周围的寂静,包同惬意的眯起了眼睛,这就是他所一直追寻的地方。

第二天,包同带着猎枪在周围巡视了一圈,顺带着打了两只野兔回来。

填饱肚子后,按照规章制度检查了观测设备,将读取到的数值记录在本子上,然后打开了电台。

指尖摩挲着电报键,想起那些不在人世间的战友,如今他终于能用另一种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无线电波穿越数千公里,最终抵达天气预报计划总指挥部。

“报告!收到237号点数据!温度17.5c,湿度23%,气压945千帕,西风2级,无降水,能见度20公里…”

指挥部的电报员迅速将电文译制出来,旁边的计算机输入源噼里啪啦一阵子,将数据输入气象预报专用机中。

看到这一幕,水文局的邹杰光连连点头:“不愧是许老徒弟!用电报传气象数据,这法子绝!”

邹杰光也算是半个技术型领导,一直对天气预报网有个疑问,那就是全国各地的气象点,如何及时的把数据汇报给指挥部。

要知道气象点跟扳道站不同,不可能拉电话线。

结果,李爱国竟然在每个气象点配备了电报。

“爱国同志,眼下推进到哪一步了?”邹杰光此时也忍不住了,走到李爱国身旁问道。

李爱国指了指那张由霓虹灯组成的示意图。

“五百七十二个点数据全齐了。等计算机算完,预报就有了。”

这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走进来,小声对邹杰光说道:“领导,今天总参那边要召开例行会议,时间快到了。”

“麻烦你帮我给首长请个假,我要在这里等着。”邹杰光眼睛紧盯那张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墙壁。

要是这玩意真管用,那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天气预报等同于天气瞎报的情况。

嗡嗡嗡.机箱内风扇飞速转动,房间内的温度提升了好几度,却没有一个人离开,所有人都在等着第一批天气数据出炉。

“大家伙不要着急,因为受限于计算水平,至少还要两个小时,才能得出结果。”李爱国检查了运算情况,见一切都顺利,也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处理器的迭代工作也要开始了,现在国外ibm也开始搞处理器了,要是原地踏步的话,迟早会被对方追上。

芯片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同,不能保持领先,就没办法挣到外汇。

就跟后世的处理器一样,同样是处理器,有的能卖好几万,有的只卖几毛钱,差别就在其制程上。

也许应该建立专门研究芯片的部门,把硬件和软件分开。

硬件部门专门搞处理器迭代,软件部门则集中精力搞出有实用价值的程序。

当然,这些都是后期的规划了,李爱国现在并不着急动手。

下午五点钟,第一批天气预报数据出炉了。

总指挥部里内,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京城地区的气象数据上。

黄教授拿到刚出炉的数据,大声说道:“模型预测:未来半月京城依然无雨,旱情持续!”

看到这个结果,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

“要是再没有降水的话,庄稼就没办法播种了。”

“是啊,粮食紧张问题才刚得到缓解,等到明年,说不定会更严重。”

“这气象预报是不是不准啊?”

地方气象局的几个领导本来就对天气网表示怀疑,现在看到这个结果,当场就举起了手。

“爱国同志,咱们京城这边干旱已经成为定局,你就算是找了老气象员过来,也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是啊,这并不能证实你的天气预报系统的可靠性。”

李爱国认出说话的那人是川省的地方领导,笑道:“既然你觉得气象预报系统有问题,那么请问今明两天,川省成读市附近的天气如何?”

“我需要先联系我们地方局。”地方领导也没客气,拿起电话摇动一通,联系了川省的同志。

放下电话后,他给出了一个答案:“目前成读是晴天,预计明后两天都是晴天。”

李爱国看了一眼操作员:“把成读那边的数据调出来。”

计算机操作员噼里啪啦一阵操作,计算好的数据很快出炉了。

黄教授念道:“根据天气预报系统的推测,两个小时后内,成读上空在将有强冷锋通过,预计将会有强降雨,降雨时间为五个小时,降雨量为150毫升。”

黄教授的脸色变了:“这个降水量已经达到了特大暴雨的降水级别,要是不提前做好准备的话,很可能会带来灾害。”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要知道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0毫升就能被称为特大暴雨了。

地方气象局的领导先是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胡闹!我刚通过电话,万里无云!预报员经验十足!怎么可能?瞎报要吃处分!”

要是在以往的话李爱国倒不会跟他计较,但是现在却不行。

“刘主任,还请你马上通知川省那边,做好迎接大暴雨的准备。”

“你不会真觉得我会相信吧?”地方领导皱起眉头。

李爱国板起脸:“我以天气预报项目总指挥的名义命令你,马上通知成读那边做好准备!否则我撤你的职。”

地方领导没想到李爱国会如此较真:“那要是误报了,上级追究起来,怎么办?”

“我来承担!”李爱国挺起腰杆子,朗声回到。

他倒不是要耍愣头青,而是刚才已经带着黄教授和一杆子研究员,重新核对了气象数据。

“加上我!水文局的责,我担!”邹杰光也站了出来。

“你们啊”见此状况,地方领导也没办法,只能拿起电话通知了地方气象局,让他们马上向地方示警。

“领导,这不可能,我们刚才还进行了观察,绝对不会下雨。”

“别说了,马上把消息传出去,要是敢耽误事儿,我撤你的职!”

同时,肖参谋长也通过金陵军区的关系,联系了成读那边的驻军队伍,准备加入到救灾之中。

滴答,滴答.能够做的都做了,所有人都眼睛紧盯着墙壁上的钟表,等待成读方面的电话。

要么是虚惊一场。

要么是及时示警。

没有第三种可能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