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导好样的,别丢份儿!”
“雾草,我没听错?几千万买收视率!?”
“这娱乐圈也实在太黑暗了,是时候应该清理一下了。”
“.”
还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水至清,则无鱼。
这个话放在娱乐圈同样适用。
电视台内部关系复杂,不少人靠着买收视的灰色产业链牟利。
想上黄金档,就得签收视保底合同,然后必须在指定皮包公司购买收视率数据。
坊间传闻,单集费用高达80万,一部40集的剧就要多3200万。
就是这么夸张,就是这么黑暗。
周余棠一路走来,见多了这种事,但江东底子硬,御三家都平趟。
若是他有项目要出,别说收视保底,国内其余电视台的大爷们都得陪着笑脸,没人敢同他大小声。
但放在整个娱乐圈,如他这般可说是绝无仅有,大部分在跟卫视电视台谈合作的时候,不自觉便姿态摆低。
道理也很简单,现在互联网巨头入场做平台,有自己组局的能力。
制片公司日子也不好过。
就拿去年来说。
全国各电视剧备案总数超过一千五百多部。
而制片机构生产完成,并且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只有350部。
最后能够顺利播出的电视剧,要在这三百多部电视剧里边产生。
而剩下的电视剧,有些要压上几年才放出来,有些甚至便如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像江东娱乐这样项目公示后,便等着排档上桌的,终究只是凤毛麟角。
郭静宇的团队堪称精锐,但还没有到江东王者之师的地步,想要上卫视电视台黄金档期,那就免不得要打点关系,自是被刮下一层油。
想上黄金档,那不得签个收视保底合同?
必须在指定的皮包公司买收视率。
不买不是自己人!
这里边就有大几千万的利润,你要是不买,那这部剧就在仓库里吃灰等排档吧!
老郭倒是一个性情中人。
既见不平事,便一把将桌子都掀了。
想起来当初在白玉兰相遇时,周余棠忍不住莞尔一笑。
如果当时不是自己出面,那么郭静宇还真有可能在颁奖台上开炮,公开处刑白玉兰组委会。
“老郭,你还是太冲动了些。”
“我就受不了这鸟气,宁愿剧烂在手里,大不了自己赔钱!”
《香蜜》的导演刘宁跟郭静宇私交甚好,当下也是为好友仗义执言。
现在娱乐多样化,电视台收视末法时代,除去江东系之外,谁敢保证影视项目收视率稳赚不赔?
“华丽衣袍上爬着的虱子,反对收视率造假,包括票房造假、点击量造假,都是行业丑恶现象,应该彻底铲除”
周余棠有些看不过去,在微博上发了声。
他的粉丝体量,自然不是郭静宇可以比的。
仗义一言,立刻引发了轰动。
乃至于是整个影视圈,都随之发生了大地震。
“大都督终于站出来说话了!”
“确实太难了,小型影视公司根本做不下去。”
“@广总,看到了吗,严查收视率造假!”
“.”
其实,这事跟周余棠没太大关系。
江东家的剧肯定不愁卖,每次成片还没出来,光是片就足以吸引国内一线电视台抢破头。
再加上有将东西自家的b站平台,广告招商再稳上一波,吃的满嘴流油。
周余棠也不过是看不惯这种乱象罢了。
至于会触及到哪些团体的利益,也是浑然不在他眼里。
“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经开会讨论过后决定,将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根据当下收视率问题,号召全体会员全力支持治理影视产业,全力支持广电总局打击造假、反对腐败的行动”
“收视造假的利益歪藤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寄生虫。应当尽快拔藤除瘤,继续造成逆淘汰,这是对观众不负责,而文艺繁荣也必是虚妄之谈。瓦解收视造假潜规众望所归得人心,再造生态是根本”
一时之间,影视圈轰动,各路专家都站了出来。
“老郭,你这回可是把天都给捅破了。”
完美影视的老总池玉峰,看着面前的郭静宇,神情复杂。
“池总,这不关我的事啊?”
郭静宇歪着头,也是一脸懵逼。
他只是被电视台给逼急了发小作文吐槽一下,哪里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
甚至,上头已经在开始商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整改收视率之乱象,引发了整个行业大地震,其中牵涉到不知多少利益。
“你是不知道,这两天我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池玉峰苦笑着说道:“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事。你跟周总很熟?听小侯说你没少往江东跑。”
池老板自然也知道,以郭静宇的能量,还不至于反响如此之剧烈。
关键还是周余棠在微博上那句话。
大都督一句话,就引得官方重视,可见其分量。
但近年来周都督转型幕后,鲜少在台前露面,此番倒是难得为郭静宇仗义执言。
为此,池老板还特地去问了郭静宇的助理小侯。
“也不算太熟。”
郭静宇挠了挠头:“就是上次在白玉兰认识,后来一起吃过几次饭,那边有个狄仁杰系列的衍生故事,我倒是挺感兴趣。”
“哦?”
池老板心里微微一动。
都知道周余棠的江东娱乐是国剧门面。
业内也有种说法,其出品的项目,等于是金鸡下蛋。
连电视台的那群养尊处优惯了的大爷,都得上门跪求。
若是能坐上这一趟高铁,起飞岂在话下?
(本章完)